宾席满浮埃,劳歌倦抚怀。
囊风寒薄木,鹍雪夜平阶。
庄室虚仍白,颜心静已斋。
北山如借问,矫首谢丹崖。
宾席满浮埃,劳歌倦抚怀。
囊风寒薄木,鹍雪夜平阶。
庄室虚仍白,颜心静已斋。
北山如借问,矫首谢丹崖。
这是一首描绘深冬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严寒季节中的孤寂与沉思。诗歌开头“宾席满浮埃,劳歌倦抚怀”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场宴会后的疲惫和空虚,宾客散去,主人只剩下对往昔的追忆。
紧接着,“囊风寒薄木,鹍雪夜平阶”两句,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严寒与宁静。囊风即是将风装入囊中,比喻风力之强;“薄木”则指树枝被冻得极为脆弱;而“鹍雪夜平阶”,则展示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白雪覆盖下的庭院静谧无声。
接下来的“庄室虚仍白,颜心静已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纯净。庄室指的是简洁素雅的居所,而“虚仍白”则表明室内之清洁无暇;“颜心静已斋”,则透露诗人在这个季节已经进入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状态。
最后,“北山如借问,矫首谢丹崖”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一种呼唤和感激。北山之高远,如同询问天际;“矫首谢丹崖”,则是诗人向着那神秘的山峰致以敬意,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某种心灵的交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冬日景象的冷艳与宁静,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回归精神本真的生活态度。
驱车欲何适,驾言归故乡。
朋游具觞豆,饯送临周行。
忆昨佐花县,志气殊非常。
琴堂席未暖,行役嗟靡遑。
京华历寒暑,鬓发皓已苍。
布衣与蔬食,澹泊常自将。
只今七十馀,谢事何匆忙。
为感圣恩厚,悲歌激中肠。
徘徊不能别,念此故意长。
山川邈迢递,大江浩洋洋。
去途日已远,驰景曜征裳。
愧无千金赠,为子增慨慷。
归哉慎自保,南北永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