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晴云更黑,顿冷日如青。
饱饭真成蠹,幽居又见萤。
灯光翻露柱,琴叠舞黄庭。
猛作逃儒去,沉酣几个醒。
乍晴云更黑,顿冷日如青。
饱饭真成蠹,幽居又见萤。
灯光翻露柱,琴叠舞黄庭。
猛作逃儒去,沉酣几个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次韵夏日》,通过对夏日骤雨初晴后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首句“乍晴云更黑”,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天空的奇特现象,云层虽转晴,却因光线折射显得更为浓重;“顿冷日如青”则形容雨后的凉意,阳光透过乌云,显得异常清冷。
接着,“饱饭真成蠹”,诗人以“蠹”自比,寓言自己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暗含了对闲适生活的反思;“幽居又见萤”,点出夏日夜晚的静谧,萤火虫的出现更添几分孤寂。灯光摇曳在露柱上,琴声悠扬如同黄庭坚的诗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
最后两句“猛作逃儒去,沉酣几个醒”,诗人突发奇想,想要逃离这种闲适的生活,投身于忙碌中,但又担心自己能否保持清醒,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