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夕照将斜,半岭风吹断霞。
无事柴门独掩,庭前几树梅花。
疏林夕照将斜,半岭风吹断霞。
无事柴门独掩,庭前几树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冬日黄昏图景。首句“疏林夕照将斜”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夕阳西下,光线穿过稀疏树林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接着,“半岭风吹断霞”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美与色彩感,风吹过山岭,将天边的晚霞吹散,形成了一种流动的美感。
后两句“无事柴门独掩,庭前几树梅花”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自身,通过“无事”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他独自关闭柴门,静观庭院中几株梅花的姿态,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在喧嚣世界中的避世心态。梅花作为冬季的象征,更添了几分高洁与坚韧的意味,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金天高处,渐商风习习,吹晞珠露。
暑气全消庭院静,兰室佳人迟寤。
砌叶翻风,檐梧飘树,乍展凌波步。
新添半臂,早凉巳透朱户。
呼婢煮茗焚香,疏钟乍歇,旭日帘栊度。
开镜菱花清影瘦,好似隔溪鸥鹭。
试理云鬟,凌轻寒,掠鬓罢,频回顾。
一番憔悴,未如神女朝暮。
亚岁书云,黄钟应律。绣线新添五纹刺。
南来晷长视八表,西倾漏短名三极。
动葭灰,悬风炭,闭虚室。迎福履相遗贵戚。
听乐奏钧天纯绎。万国交章贺元历。
天心自然生剥复。群阴那许长充塞。
一阳申,八音舞,豆糜赤。
谁写翠虹影,腾攫上轻绡。
只应西岳峰顶,仙掌共高标。
下有茯苓千岁,阅尽秦封汉代,甲子等昏朝。
仿佛度清籁,中夜奏箫韶。荣三秀,擎五粒,势岧峣。
龙门岋嶪,穹然东控海门潮。
已兆松生腹上,伫起东山安石,玉烛待公调。
寿域九州遍,方许访王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