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
《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能饥谋艺稷,冒寒思植桑。

少年负奇气,万丈磨青苍。

梦寐见古人,慨然悲流光。

吾道有宗主,千秋朱紫阳。

说敬不离口,示我入德方。

义利分两途,析之极毫芒。

圣学信匪难,要在用心臧。

善端日培养,庶免物欲戕。

道德乃膏腴,文辞固秕糠。

俯仰天地间,此身何昂藏。

胡能追轶驾,但能漱馀芳。

持此木钻柔,其如磐石刚。

中夜揽衣起,沉吟独徬徨。

圣途万里馀,发短心苦长。

及此岁未暮,驱车适康庄。

行远必自迩,育德贵含章。

迩来十六载,灭迹声利场。

闭门事探讨,蜕俗如驱羊。

隐几一室内,兀兀同坐忘。

那知颠沛中,此志竟莫强。

譬如济巨川,中道夺我航。

顾兹一身小,所系乃纲常。

枢纽在方寸,操舍决存亡。

胡为谩役役,斲丧良可伤。

愿言各努力,大海终回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的作品《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诗人以杨龟山(宋代学者杨时)的风格为参照,表达了自己对学术追求、道德修养以及人生道路的思考。首联“能饥谋艺稷,冒寒思植桑”描绘了刻苦求学的决心,即使生活艰难也不忘学问与品德的培养。接下来的诗句“少年负奇气,万丈磨青苍”体现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坚韧不拔。

诗人感慨时光易逝,“梦寐见古人,慨然悲流光”,表达对古代圣贤的仰慕和对光阴流逝的惋惜。他强调遵循正道,“吾道有宗主,千秋朱紫阳”,并提倡以敬为本,遵循道德规范。“义利分两途,析之极毫芒”则阐述了道德与利益的界限。

诗人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主张每日培养善念,避免物欲的侵蚀。“道德乃膏腴,文辞固秕糠”表明他认为道德比文学更为根本。然而,尽管有志向,现实却并非总如人意,“中夜揽衣起,沉吟独徬徨”,表达了内心的困惑和挣扎。

最后,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但仍坚守理想,“行远必自迩,育德贵含章”,表示即使面临挫折,也要坚持自我提升。整首诗体现了陈献章对于学术追求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偈四首·其三

宝峰有一诀,对众分明说。

昨夜三更前,乌龟吞却鳖。

(0)

颂古二首·其二大禅佛参仰山后到霍山

子陵滩水急如弦,摸得黄鱼缩项鳊。

提向市中频索价,他家不著半分钱。

(0)

拟寒山自述·其二

颇忆未参禅,教中听十年。

昼夜数他宝,何曾得半钱。

发志出行脚,遍求无病药。

及至休歇时,依旧没鞋著。

(0)

诸佛居何国土

千佛灵踪莫别求,长沙机转有来由。

要知觌体难藏处,黄鹤楼前鹦鹉洲。

(0)

吴江太湖笠泽虹桥诗二首·其二

黛泼峰峦安用染,镜澄湖面不须磨。

已惊张翰鲈如玉,想见西施髻似螺。

(0)

纪梦八诗·其二

青鬟前引度回廊,帘捲云间旧院堂。

松桂满庭龟鹤在,俨然丰观道家装。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