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六子》
《八六子》全文
清 / 张惠言   形式: 词  词牌: 八六子

曲栏东,藕花一朵,嫣然开向愁中。

正泪湿五更寒雨,慵欹一地温风,可怜似侬。

曾凭幽梦相通。夜月梅边旧恨,朝云兰外轻踪。

但绕遍、天涯有谁寄与,西洲春远,洞庭秋晚;

耐他芳意千丝宛转,柔情一点玲珑。

况匆匆,苹波又摧断红。

(0)
鉴赏

这首《八六子》词,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婉,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词的开篇“曲栏东,藕花一朵,嫣然开向愁中”,以曲栏和盛开的荷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荷花的娇艳与愁绪交织在一起,仿佛是词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感投射。紧接着,“正泪湿五更寒雨,慵欹一地温风”,描绘了夜晚的寒雨和温暖的微风,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独与忧郁情绪。这里的“慵”字,生动地刻画出词人在面对外界环境时的无力与疲惫。

“可怜似侬”一句,直接抒发了词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仿佛在说:“我就像这样一朵孤独的荷花,在愁绪中挣扎。”接下来,“曾凭幽梦相通。夜月梅边旧恨,朝云兰外轻踪”,通过回忆过去的梦境和往事,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过去情感纠葛的无奈。这里运用了“夜月梅边”和“朝云兰外”的意象,既富有诗意,又蕴含着深深的哀愁。

“但绕遍、天涯有谁寄与,西洲春远,洞庭秋晚”两句,将词人的思绪从个人情感扩展到更广阔的时空之中,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词人似乎在问:在这无尽的旅途中,又有谁能理解并传递我的情感呢?“西洲春远,洞庭秋晚”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

最后,“耐他芳意千丝宛转,柔情一点玲珑”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即使面对千丝万缕的愁绪和柔情,也依然坚韧不拔。这里的“耐”字,体现了词人面对复杂情感时的坚持与韧性。

“况匆匆,苹波又摧断红”作为结句,以“苹波”(水面上漂浮的水草)和“断红”(被水波打散的花瓣)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时光的匆匆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易逝。整个词作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细腻的个人感受,也有对更广阔世界的思考,展现了张惠言词作的独特风格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张惠言
朝代:清   字:皋文   号:茗柯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生辰:1761~1802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生,嘉庆七年六月十二日卒。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编》。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