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令千秋迹,清都百粤洪。
灶残烟尚袅,丹化井犹通。
慧识偏应断,尘缘迥自空。
倘逢馀药鼎,鸡犬入云中。
仙令千秋迹,清都百粤洪。
灶残烟尚袅,丹化井犹通。
慧识偏应断,尘缘迥自空。
倘逢馀药鼎,鸡犬入云中。
这首诗描绘了仙人留下的遗迹,以及勾漏山的神秘与清幽。首句“仙令千秋迹”,开篇即点出仙人留下的久远痕迹,赋予了勾漏山浓厚的神话色彩。接着“清都百粤洪”一句,将勾漏山置于广袤的南方大地之中,凸显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灶残烟尚袅,丹化井犹通”两句,通过灶台残留的烟雾和丹井依然流通的景象,展现了勾漏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并存的特色。灶台的烟雾缭绕,仿佛仙人曾在此煮药炼丹;而丹井的水流不息,则象征着仙人留下的力量与智慧永续不绝。
“慧识偏应断,尘缘迥自空”则进一步揭示了勾漏山的灵性与超脱。慧识,指的是深刻的智慧与洞察力,暗示了勾漏山不仅自然景观独特,更蕴含着深邃的精神内涵。尘缘,指世俗的牵绊与烦恼,与“空”相对,表达了在勾漏山这样的圣地,人们可以摆脱尘世的束缚,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自由。
最后,“倘逢馀药鼎,鸡犬入云中”以想象之笔,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仙境图景。余药鼎,可能是指遗留的仙药或炼丹器具,预示着勾漏山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能隐藏着神奇的药草和仙术。而鸡犬入云中,则是典型的神仙传说元素,象征着在勾漏山这样的地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甚至能够与仙界相通,体验到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勾漏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更寄托了人们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向往。
林屋第九天,中藏万金庭。
北穿丈人峰,西达蛾眉陉。
垂滋结乳玉,穿㙧散空青。
㟏岈藏石门,噌吰吐神钲。
是时秋始暮,积潦尚澄盈。
虽负褰裳勇,踝击中不胜。
迩惭孺子托,远愧灵威生。
誓欲偕青童,飙轮探窈冥。
千载灵文出,圣治冀可徵。
客有手一编,自云古周易。
纷然后人造,不出先天画。
西笑入长安,列肆坐秋色。
倘遇宋大夫,相与谈昕夕。
为言向子平,今已悟损益。
未便五岳游,且蜡几两屐。
去去勿复陈,遁爻许贞吉。
尧舜相为贵,不能屈巢由。
挂瓢箕山树,洗耳渭水流。
四岳等朝荣,二女亦蜉蝣。
黄绮卧商岩,目若无嬴刘。
烨烨五色芝,可以饱千秋。
如何崦嵫路,俛首建成侯。
神龙虽自尊,饥则鳅缮流。
寒蝉虽自眇,耻与鸟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