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银釭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
夜寒独立竹篱傍。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
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
从来林下异闺房。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
月是银釭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
夜寒独立竹篱傍。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
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
从来林下异闺房。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
这首《临江仙》是金代词人韩玉所作,以月光、溪水和云霓为背景,描绘了一位月下独立、清冷而自持的女子形象。"月是银釭溪是镜",运用比喻手法,将月色比作明亮的银灯,溪水比作清澈的镜子,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氛围。女子独自站在竹篱边,不施脂粉,朴素自然,笑中自带香气,展现出她的内在美。
接下来的"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感慨,暗示她虽然美丽坚韧,却可能遭遇不幸。"林下异闺房"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与众不同,不同于寻常闺中女子的生活方式。最后两句"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通过笛声的婉转表达,传达出女子内心深处的愁绪,即使无人吹笛,她的心肠已被愁绪牵动,情感深沉而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写人,借物抒怀,展现了词人对女性独立人格和命运悲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