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石崚嶒玉露漙,名花擎出五云团。
为寻牧犊援琴处,免得三郎带笑看。
绮石崚嶒玉露漙,名花擎出五云团。
为寻牧犊援琴处,免得三郎带笑看。
此画描绘了一幅精致绝伦的景象,以周之冕的牡丹双雉图为蓝本,诗人张萱通过这首诗对其进行了细腻的品评与赞美。首句“绮石崚嶒玉露漙”描绘了岩石峻峭,仿佛是玉石堆砌而成,而晶莹的露珠点缀其间,既显出了岩石的坚硬与自然界的纯净,也暗示了画面中可能隐藏着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名花擎出五云团”一句,将牡丹比作名贵的花朵,它高高地挺立,如同五彩祥云汇聚成团,不仅展现了牡丹的华美与尊贵,也赋予了这朵花以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是天界之物落入凡间。
“为寻牧犊援琴处”,这一句则引人遐想,似乎在寻找一个悠然自得的场景,牧童与牛群相伴,琴声悠扬,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样的描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免得三郎带笑看”,这里的“三郎”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人物或象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观者能以平和的心态欣赏这幅画,避免因外界的干扰而失去对美的纯粹感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东君始造家,积累亦不细。
一从潜阳兴,黄钟本根蒂。
二十四信风,以有此红翠。
如何纵飘败,不作苞桑计。
风雨不令子,豪猛但适意。
万紫杂千红,用供一日费。
一日费尚可,矜侈不少置。
岂惟困芳菲,桑麻亦憔悴。
沟塍浮新秧,荡摇失生意。
无乃大伤和,行败乃翁事。
愿言期少安,百物思吐气。
吾不若讼谗,唯图保终岁。
夜闻慨欬如老翁,若悲若啸空山中。
老妻幼子疑问我,此名何物来何从。
我知此物不常有,岂解招祥宜报咎。
狐鸣枭噪殆所传,惟祝停声声转久。
明朝问人此何鸟,僧言此鸟名大笑。
幸灾乐祸撼主人,侥倖前知非善告。
我闻此语益悽然,我从坎壈今有年。
若徒报祸未报死,子之告我何迁延。
异时白骨满城郭,此时子笑何人前。
昔年长沙贾太傅,鵩鸟飞鸣告其故。
滔滔宇宙鵩安知,应怪达人任来去。
窗前灵鹊人乐闻,谷莺上下长和鸣。
汝曾不效乃效此,汝性险远知难更。
汝其更笑我自娱,取酒与尔同歌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