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供帐江上亭,北门觞酒湖边榭。
两年出饯略可数,往往行人半同舍。
忆昔翠华临璧海,儒先一日争声价。
苏君舌掉巫峡水,杨君气夺幽并夜。
黄君石矻不可转,夫子居然古彝斝。
艾轩风流天下少,独奏咸韶无濩夏。
黄粱未熟事如许,白发不生心亦怕。
古来贤俊多坎轲,道与世违胡足诧。
武皇好少臣已老,孟子尊王君尚霸。
嗟乎夫子幸遭时,诸公衮衮皆流亚。
德尊不过五品薄,岁晚曾无一饭暇。
君恩岂必间湖海,家事姑惟问桑稼。
此行端可振颓俗,令我短辕今欲驾。
南门供帐江上亭,北门觞酒湖边榭。
两年出饯略可数,往往行人半同舍。
忆昔翠华临璧海,儒先一日争声价。
苏君舌掉巫峡水,杨君气夺幽并夜。
黄君石矻不可转,夫子居然古彝斝。
艾轩风流天下少,独奏咸韶无濩夏。
黄粱未熟事如许,白发不生心亦怕。
古来贤俊多坎轲,道与世违胡足诧。
武皇好少臣已老,孟子尊王君尚霸。
嗟乎夫子幸遭时,诸公衮衮皆流亚。
德尊不过五品薄,岁晚曾无一饭暇。
君恩岂必间湖海,家事姑惟问桑稼。
此行端可振颓俗,令我短辕今欲驾。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题为《送宋国博参议江东分韵得夜字》,表达了对友人宋国博离别之际的深深感慨。诗中以南门和江上亭、北门和湖边榭的饯别场景开篇,回忆了前年皇帝巡幸时,群贤毕集的盛况,描绘了宋国博等人才华横溢、声名鹊起的情景。
诗人通过苏、杨、黄等人的形象,赞美了友人的才情,同时也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他提到艾轩的风流逸事,暗示友人如同稀世之才,而自己则担心岁月匆匆,白发早生。接着,诗人感慨古来贤士常遭坎坷,与世俗不合,但宋国博有幸逢盛世,其地位虽不高,却能影响周围的人。
诗中还提及宋国博尽管官微,但并未因此忽视家事,仍关注农桑,这体现了他的责任感。最后,诗人寄望宋国博此行能提振颓废的风气,自己也仿佛被激励,想要驾车追随,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自己的振奋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赏,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宋代理学家陈傅良的深厚学识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