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鳞化作偃松寒,数百年閒一梦看。
何似起来云拥去,为天行雨万民欢。
修鳞化作偃松寒,数百年閒一梦看。
何似起来云拥去,为天行雨万民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奇幻的景象,以龙鳞比喻修长的松树,暗示其历经沧桑,如同巨龙化为静默的偃松,静静地守望着岁月。"数百年閒一梦看"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长久岁月的感慨,仿佛是漫长历史中的一瞬,如同梦境般短暂。
后两句则转而想象如果这松树能动,如云般腾空而去,为苍生降雨,带来欢乐,那将是一种更为生动且富有意义的景象。诗人借此寓言,表达了对造福百姓、施恩天下的理想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龙松这一意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飞泉落万山,巨石当其垠。
汇池可半亩,风过生涟沦。
白屋架池上,视听皆绝尘。
名之千尺雪,遐心企隐人。
分卷复合藏,在一三来宾。
境佳泉必佳,竹垆亦可陈。
俯清酌甘冽,忘味乃契神。
披图谓彼三,天一何疏亲。
夜雨朝晴,良苗怒生。朝晴夜雨,秀寔禾黍。
农家者流常咨询,稚苗颇欲稍旱云。
根深蒂固乃逢雨,勃然兴可致如云。
譬彼危患智多达,又如沃土无佳民。
我闻此语理或然,望泽蒿目那俄延。
于时利沛大转旋,西成尚遥敢忘前,劭农惟益励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