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正纪挽词二首·其一》
《宋正纪挽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振羽曾参上国鸿,偶飞不到广寒宫。

诗书教子心尤切,孝友承家德自丰。

一命未酬耽学志,半途何负摄生功。

新阡郁郁今埋骨,想见哀吟万国风。

(0)
翻译
振翅飞翔的大雁曾是上国的使者,偶尔也会飞过但不会到达那广寒宫。
他用诗书教育孩子,用心尤其深切,孝顺友爱传承了家族的美德。
尽管生命尚未实现抱负,但他沉迷于学习,不辜负养生之道的努力。
如今他的新坟郁郁葱葱,埋葬了他的骨骸,想象中他的哀吟响彻世间。
注释
振羽:形容大雁展翅飞翔。
上国鸿:指地位高贵的使者,此处比喻有学问的人。
广寒宫:神话中的月宫,借指极高的理想之地。
诗书: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指读书和写诗。
孝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摄生功:保养身体的方法或功夫。
新阡:新坟,刚建立的墓地。
哀吟:悲伤的哭泣或哀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为悼念宋正纪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通过描绘宋正纪如同振翅高飞的大雁,虽然未能达到广寒宫般的高位,却体现出他对子女的深厚教育之心和对家庭孝友之道的坚守。他一生致力于学问,即使未能实现仕途上的全部抱负,也未曾放弃学习,显示出强烈的求知精神。最后,他的遗骨安葬在新坟之中,他的哀思和遗志仿佛仍在万国间回荡,表达了对他高尚人格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赞扬了宋正纪的人格魅力和学术追求。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稻江纪别

小楼烟雨晚江潮,带得离愁上画桡。

折柳泥君留爪迹,重来好认旧枝条。

(0)

癸丑仲冬内田民政长官阁下南巡抵嘉召集厅下各支厅长厅参事区长等训示并赐宴席上赋此奉呈

鳣堂垂训塞茅开,饱德何堪又酌罍。

但愿斯民无菜色,寸衷方不愧趋陪。

(0)

熊介臣郡守钤印刊贴粤东义旅谕夹板番义律吗哩逊?地担臣文阅后偶作·其二

一将功成未可求,西洋断发恣来游。

但能驱鬼葬鱼腹,庶免藏奸坏马头。

夹板理宜攻以火,趁风势在燬其舟。

天心厌乱时贤出,效法平倭赞大猷。

(0)

虎山岩·其一

寻幽路绕线城边,远近村庄锦绣连。

天耸名山誇伏虎,人逢宝刹拟逃禅。

风篁泉籁秋无暑,梵呗钟声佛有缘。

指点白沙沙外景,槟榔树树绿浮烟。

(0)

适兴

人閒境静道心生,日掩柴门废送迎。

竹影上墙如墨画,泉声到枕当琴鸣。

谁知汎爱为身累,始信无求得梦清。

触目不须轻感慨,耕桑也是答升平。

(0)

恽道生画山水歌

毗陵恽氏工作画,正叔本在道生后。

正叔写生妙入神,何似道生挥毫如运帚。

胸中邱壑蟠几许,落手寻丈等粒黍。

笔底已无高房山,眼边不数米家虎。

由来大巧无纤辞,讵有大力肯事轻描淡写为。

窠臼尽脱笔墨外,不施皴染艺更奇。

多君论画兼论文,读书读画同所云。

愚意读画仍自读书始,俗工院体徒纷纷。

世人但爱南田子,花叶工为没骨体。

边徐而后叹独绝,寸缣尺素珍莫比。

我获此幅赏其大落墨,是用作歌表奇伟。

噫嚱吁,读画录中传久矣。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