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恽氏工作画,正叔本在道生后。
正叔写生妙入神,何似道生挥毫如运帚。
胸中邱壑蟠几许,落手寻丈等粒黍。
笔底已无高房山,眼边不数米家虎。
由来大巧无纤辞,讵有大力肯事轻描淡写为。
窠臼尽脱笔墨外,不施皴染艺更奇。
多君论画兼论文,读书读画同所云。
愚意读画仍自读书始,俗工院体徒纷纷。
世人但爱南田子,花叶工为没骨体。
边徐而后叹独绝,寸缣尺素珍莫比。
我获此幅赏其大落墨,是用作歌表奇伟。
噫嚱吁,读画录中传久矣。
毗陵恽氏工作画,正叔本在道生后。
正叔写生妙入神,何似道生挥毫如运帚。
胸中邱壑蟠几许,落手寻丈等粒黍。
笔底已无高房山,眼边不数米家虎。
由来大巧无纤辞,讵有大力肯事轻描淡写为。
窠臼尽脱笔墨外,不施皴染艺更奇。
多君论画兼论文,读书读画同所云。
愚意读画仍自读书始,俗工院体徒纷纷。
世人但爱南田子,花叶工为没骨体。
边徐而后叹独绝,寸缣尺素珍莫比。
我获此幅赏其大落墨,是用作歌表奇伟。
噫嚱吁,读画录中传久矣。
这首《恽道生画山水歌》由清代诗人朱景英创作,是对恽道生山水画艺术的赞美与欣赏。诗中以恽道生的画作为载体,不仅描绘了画作的精湛技艺,还融入了对绘画与文学关系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恽道生与正叔两位画家,通过对比正叔的“写生妙入神”与道生的“挥毫如运帚”,展现了道生在绘画技巧上的独特之处。接着,诗人赞扬道生画作中的“胸中邱壑蟠几许”,即画中蕴含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以及“落手寻丈等粒黍”的细腻描绘,显示出道生在构图与细节处理上的高超技艺。
进一步,诗人指出道生的画作“笔底已无高房山,眼边不数米家虎”,暗示其作品超越了传统技法的束缚,展现出更为自由和创新的艺术风格。同时,诗人强调“由来大巧无纤辞,讵有大力肯事轻描淡写为”,表达了对道生画作中蕴含的深厚内涵和深邃意境的高度评价。
诗中还提到恽道生在绘画之外,还擅长文学,这体现了诗人对其综合素质的赞赏。最后,诗人感慨于恽道生画作的珍贵与独特,将其视为“赏其大落墨”的佳品,并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这份奇伟之美。
整体而言,《恽道生画山水歌》不仅是一首对恽道生山水画艺术的颂扬之作,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与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恽道生画作的独特魅力及其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愈风传乌鸡,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随母向百翮。
驱趁制不禁,喧呼山腰宅。
课奴杀青竹,终日憎赤帻。
蹋藉盘案翻,塞蹊使之隔。
墙东有隙地,可以树高栅。
避热时来归,问儿所为迹。
织笼曹其内,令入不得掷。
稀间可突过,觜爪还污席。
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
应宜各长幼,自此均勍敌。
笼栅念有修,近身见损益。
明明领处分,一一当剖析。
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戚。
其流则凡鸟,其气心匪石。
倚赖穷岁晏,拨烦去冰释。
未似尸乡翁,拘留盖阡陌。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将汨没同。
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
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
寄语北来人,后来莫悤悤。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
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