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从冯葛二太史游碧云寺十韵》
《夏日从冯葛二太史游碧云寺十韵》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灵峰环御苑,宝地敞仙筵。

磴道湖边出,重关木杪悬。

危岩深吐月,曲洞细生烟。

壁荫捎云竹,阶流喷玉泉。

松风闻梵夜,梅雨散花天。

净土风尘绝,空门伏腊偏。

十千初地境,百万尚方钱。

响屧苔痕积,璇题鸟迹镌。

无生应證法,有漏未称缘。

浩劫何由问,踟蹰翠嶂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游览碧云寺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神秘。首联“灵峰环御苑,宝地敞仙筵”开篇即点出碧云寺的神圣与尊贵,仿佛是仙境中的宴席。接着,“磴道湖边出,重关木杪悬”描绘了通往寺庙的道路,蜿蜒曲折,穿过密林,仿佛通向另一个世界。

“危岩深吐月,曲洞细生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岩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险峻,洞穴中轻烟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壁荫捎云竹,阶流喷玉泉”则通过竹影和泉水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环境的静谧与清雅。

“松风闻梵夜,梅雨散花天”两句巧妙地将自然与宗教元素结合,夜晚的松林中传来悠扬的梵音,梅雨季节里花朵随风飘散,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净土风尘绝,空门伏腊偏”表达了对寺庙清净生活的向往,远离尘世的喧嚣,心灵得以安宁。

“十千初地境,百万尚方钱”可能是指寺庙的规模宏大,或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响屧苔痕积,璇题鸟迹镌”描绘了寺庙内古朴的景象,木屐踏过苔藓的声音回荡,石碑上刻着精美的花纹,鸟儿的足迹也留下了痕迹。

最后,“无生应證法,有漏未称缘”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与理解,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证悟佛法,而非世俗的欲望。“浩劫何由问,踟蹰翠嶂前”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对于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短暂感到困惑,只能在翠绿的山峦前徘徊思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碧云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宁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寿道民祁太翁

君家乐事偏,秀色满林泉。

石干方遒上,新条更蔚然。

连根椿并茂,仰荫桂争妍。

曾记灵椿树,春秋各八千。

(0)

病起答王园长同年二首·其二

欹枕罗衣薄,蛩声院落哀。

落花风不扫,闭户月频来。

弱质閒将槁,雄心尚未灰。

起犹歌伏枥,顾影自徘徊。

(0)

呈周邑侯·其二

双凫飞出未央宫,再入河阳花县中。

露浥金茎成澍雨,人游化日荡春风。

甘棠满地遍留荫,桃李何年自作丛。

樗散独惭叨国士,子云还许赋河东。

(0)

答天池王孙步韵·其一

一代洪流衍玉河,如君标格更嵯峨。

山中芳草幽情远,阁上炊藜古帙多。

章浦月明悬客梦,弋阳秋色照松萝。

投来佳句偏相忆,喜向天风几咏歌。

(0)

山园漫兴·其四

石上流泉饮鹿,云中茅屋鸣鸡。

幽人策杖何去,采药菖蒲寺西。

(0)

炼丹灶

相传丹灶此中开,炼取刀圭藁上裁。

一自仙翁冲举后,尚馀灵气隐莓苔。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