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贤者善居官,法自严明性自宽。
黠吏欲欺难作计,愚民初惧久方安。
狱辞大小情皆见,市物公私价一般。
农力不闻供土木,穷阎犹得免饥寒。
星为二使来巡抚,考未三年悉可观。
剧郡便当烦镇守,君恩宁许更盘桓。
两轓赣水行非远,五裤旴江日渐单。
从此天衢龙跃去,野人怀德谩悲酸。
要知贤者善居官,法自严明性自宽。
黠吏欲欺难作计,愚民初惧久方安。
狱辞大小情皆见,市物公私价一般。
农力不闻供土木,穷阎犹得免饥寒。
星为二使来巡抚,考未三年悉可观。
剧郡便当烦镇守,君恩宁许更盘桓。
两轓赣水行非远,五裤旴江日渐单。
从此天衢龙跃去,野人怀德谩悲酸。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官员形象,开篇即强调贤能之官的居官之道,法度严明而性情宽厚。接着描述了官府中的情景,黠吏企图欺瞒却难以施计,而愚民初闻消息时虽有惧意,但久之则安然自得。诗人通过狱辞大小事皆显露真情,以及市中物品公私价格一致,展现了官府的公正与透明。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赞扬了农民的勤劳,不仅供养国家,还能在贫困之境免于饥寒。星象变化预示着朝廷派遣二使巡视考核,未及三年便能观察其成效。对于那些治理有方的地方官员,诗人认为君恩难以长久,恐怕还需再次盘点。
最后几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两轓之水不远,五溪之江日渐清澈,从此天道畅通,龙跃而去,而野人心怀官员的德政,感慨悲酸。这首诗通过对理想官员和治理效果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安宁的向往。
循吏古犹少,岭民今未苏。
丁宁烦诏旨,推择得吾徒。
根本谁深念,诗书计不迂。
惟应敦此意,岂但应时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