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但能之守浔州》
《送但能之守浔州》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循吏古犹少,岭民今未苏。

丁宁烦诏旨,推择得吾徒。

根本谁深念,诗书计不迂。

惟应敦此意,岂但应时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ànnéngzhīshǒuxúnzhōu
sòng / zhāngshì

xúnyóushǎolǐngmínjīnwèi

dīngníngfánzhàozhǐtuī

gēnběnshuíshēnniànshīshū

wéiyìngdūndànyìngshí

注释
循吏:廉洁奉公、爱护百姓的地方官。
古犹少:在古代也较少见。
岭民:岭南地区的百姓。
未苏:尚未恢复生机。
丁宁:反复叮嘱。
诏旨:皇帝的命令。
推择:选拔。
吾徒:我们这类人。
根本:国家的根本问题。
深念:深入思考和关心。
诗书:文化和教育。
计不迂:计划不走常规,灵活变通。
敦:重视并坚持。
岂但:不仅仅。
时须:暂时的需要。
翻译
古代循吏仍然稀少,岭南百姓仍未复苏。
频繁叮嘱皇帝的命令,选拔出像我一样的官员。
有谁真正关心根本问题,计划不走常规路线。
只应坚持这样的理念,岂止是为了应付一时之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栻的《送但能之守浔州》,通过对古今吏治状态的反思,表达了对朋友但能出任浔州县令的期许与祝福。诗中的“循吏古犹少”指的是历史上清廉的官员很少,现实中仍有不少百姓未能得到好好的治理。而“岭民今未苏”则表明山区人民至今尚未恢复安宁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丁宁烦诏旨,推择得吾徒”表达了对朋友被精心挑选出来担任官职的肯定,同时也暗含着对其能担此重任的信心。

“根本谁深念,诗书计不迂”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根深蒂固的文化教育和深厚的文学功底给予高度评价,并非徒有虚名。最后两句“惟应敦此意,岂但应时须”则强调了朋友在任期中应当坚持这一美好品质,不仅是为了回应时代的需要,更是对其个人的期待与要求。这一诗句既表达了对友情深厚的情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玉楼春·其四

西园斗结秋千了。日漾游丝烟外袅。

小桥杨柳色初浓,别院海棠花正好。

粉墙低度莺声巧。薄薄轻衫宜短帽。

便拚日日醉芳菲,未必春风留玉貌。

(0)

晓发叶城

竹舆开两牖,秋色为横分。

左送廉纤月,右揖离披云。

诗情满行色,何地著世纷。

欲语王县令,三叫不能闻。

(0)

夜步堤上三首·其三

旋买青芒鞋,去踏沙头月。

争教冠盖地,著此影突兀。

树寒栖鸟动,风转孤管发。

月色夜夜佳,人生事如发。

梦中续清游,浓露湿银阙。

(0)

题崇兰图二首·其一

两公得我色敷腴,藜杖相将入画图。

我已梦中都识路,秋风举袂不踟蹰。

(0)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其二

千里空携一影来,白头更著乱蝉催。

书生身世今如此,倚遍周家十二槐。

(0)

睡起

闲身喜午睡,睡起日犹早。

茂竹青入檐,幽花红出草。

苔钱亦满砌,护惜不忍扫。

宦情本自疏,此地可忘老。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