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其一思成堂》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其一思成堂》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

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

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0)
注释
宰树:官府的树林。
山谷:山谷。
祠堂:祭祀祖先的场所。
路隅:道路角落。
触鹿:惊扰鹿群。
助祭:帮助祭祀。
驯乌:温顺的乌鸦。
归梦:思乡之梦。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白须:白发。
邻里化:邻里风俗的变化。
醉叟:喝醉的老人。
争扶:互相扶持。
翻译
官府的树林连绵山谷,祠堂的灯光照亮道路角落。
精心饲养的松鼠不惊扰鹿群,助祭的乌鸦已变得温顺。
思乡之梦总在寒食节前起,孙子的啼哭声直到我白发苍苍。
远方可知邻里风俗已变,醉酒的老人谈论着邻里互助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和谐画面。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是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场所。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则是在表现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和谐共处的态度,以及对传统祭祀活动的尊重。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是诗人表达了对家乡、亲情的眷恋之情。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则描绘了一种社会关系和谐、邻里间相互帮助的美好场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勾勒出一个充满温馨、尊重自然与人文传统的乡村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和对社会关系的理想化期待。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姚絅庵示读近报及和叶竹窗二首次韵奉答并寄竹窗·其二

隋珠赵璧鲁堂玙,本自遐生又僻居。

搜剔果能无逸坠,明扬应不载诗书。

梅边彩笔流清咏,竹里幽窗想旧庐。

襕褐并游今几在,白头相望渺愁予。

(0)

壬午元旦拜阙回作

三朝玉帛万方陈,新岁新元新圣人。

元德应天乘泰运,岁风从律转芳辰。

楼头阳鸟鸣先日,云里仙桃色醉春。

江海老臣遥拜庆,钧天犹恐梦中身。

(0)

次韵前人自寿且请入会

物生天壤间,孰与天运长。

日月有薄蚀,蛟龙有晦藏。

木贱乃多寿,花妍类无香。

先生学古士,文不数班杨。

名场四十载,万足争奔忙。

遗珠满暗室,袖手不下堂。

德充诱斯浅,神胜体益康。

譬彼姑射仙,无伤亦莫伤。

时于苍生病,中宵起徬徨。

嘉辰集同社,作诗代暄凉。

洛俗遵教礼,颍评公否臧。

终当齿末坐,不作攒眉狂。

(0)

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其六陆宣公祠

忆昨銮舆播奉天,先生陪从若甘泉。

文章已出留侯上,筹策仍推贾傅前。

一自贞元仇正论,直从元祐讲遗编。

高山四海同瞻仰,况复桑榆共一川。

(0)

六月十日过分水王主事舜夫留宿明日以十绝句追送次韵答之·其四

君王六乘代来初,云从飞龙水送鱼。

敢谓老臣耽暇佚,青山种树要全书。

(0)

是日晚独酌小吴山下·其二

圣主湛恩宽雨露,美人嘉赠比琳琅。

一杯自劝忽成醉,明日扁舟真故乡。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