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
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
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
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
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和谐画面。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是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场所。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则是在表现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和谐共处的态度,以及对传统祭祀活动的尊重。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是诗人表达了对家乡、亲情的眷恋之情。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则描绘了一种社会关系和谐、邻里间相互帮助的美好场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勾勒出一个充满温馨、尊重自然与人文传统的乡村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和对社会关系的理想化期待。
物生天壤间,孰与天运长。
日月有薄蚀,蛟龙有晦藏。
木贱乃多寿,花妍类无香。
先生学古士,文不数班杨。
名场四十载,万足争奔忙。
遗珠满暗室,袖手不下堂。
德充诱斯浅,神胜体益康。
譬彼姑射仙,无伤亦莫伤。
时于苍生病,中宵起徬徨。
嘉辰集同社,作诗代暄凉。
洛俗遵教礼,颍评公否臧。
终当齿末坐,不作攒眉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