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槱儿画兰感题》
《见槱儿画兰感题》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我爱郑所南,兰根不著土。

悬立海天中,旷若无所睹。

霜深雨露稀,幽寥自千古。

荆棘满世途,出门即豺虎。

藜藿亦乾枯,孤芳尚何取!

橘颂无回风,蕙荪成茅茹。

凤凰受诒笯,鸩鸠以为处。

户艾服盈腰,芳草迷故宇。

吾儿阶下秀,胸怀九畹谱。

诗中有骚心,画中有香祖。

相对情为怡,颇解尘埃苦。

虽在童稚年,已似兰生圃。

异时富根荄,破空出环堵。

我衰汝长成,荣枯互相补。

悠悠大荒东,行吟自得所。

何必沅与湘,始可培芳杜。

即此挥毫间,已是玉屑吐。

翛然倚江皋,臭味不余忤。

相期临清流,风骚绳素武!

尚留五柳居,待作三径主!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名为《见槱儿画兰感题》。诗中以郑所南的兰花为喻,表达了对儿子槱儿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待。

诗的开头“我爱郑所南,兰根不著土”,借用了郑所南的兰花形象,寓意槱儿如同兰花般高洁脱俗,不随波逐流。接着“悬立海天中,旷若无所睹”描绘了兰花独立于世的形象,象征槱儿在纷扰世间保持自我,不受世俗影响。

“霜深雨露稀,幽寥自千古”则表现了兰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比喻槱儿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也能坚守内心,保持高洁。接下来的“荆棘满世途,出门即豺虎。藜藿亦乾枯,孤芳尚何取!”通过对比荆棘、豺虎与藜藿的环境,强调了槱儿在逆境中的坚持与独特价值。

“橘颂无回风,蕙荪成茅茹。凤凰受诒笯,鸩鸠以为处。”这一段通过引用古代典故,进一步赞扬槱儿如同兰花一般,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高洁,不受世俗污染。

“户艾服盈腰,芳草迷故宇。”这里将槱儿比作芳草,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迷失方向。

“吾儿阶下秀,胸怀九畹谱。诗中有骚心,画中有香祖。”诗人直接表达了对槱儿才华的欣赏,认为他不仅在绘画上有着独特的天赋,而且在诗歌创作上也充满了激情与深度。

“相对情为怡,颇解尘埃苦。”描述了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槱儿对生活苦楚的理解与化解。

“虽在童稚年,已似兰生圃。”强调了槱儿在年幼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如同兰花在园中生长。

“异时富根荄,破空出环堵。”预示了槱儿未来的发展,如同兰花在广阔的天地中绽放。

“我衰汝长成,荣枯互相补。”表达了诗人对槱儿成长的期待,以及两人之间情感的互补。

“悠悠大荒东,行吟自得所。”诗人想象自己与槱儿在辽阔的大地上自由行走,享受生活的乐趣。

“何必沅与湘,始可培芳杜。”最后,诗人以沅水和湘水为例,说明只要有才华,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培养出美好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赞美,表达了对槱儿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亲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关帝庙联

圣至于神,荐馨历千载而遥,如日月行天,江河行地;

湖开自汉,崇祀值两峰相对,有武穆在北,忠肃在南。

(0)

贺袁世凯五十寿联

五岳同尊,惟嵩曰峻极;百年上寿,如日之方中。

(0)

五言诗·其十五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

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

(0)

东山

未得登临兴,东山忆远游。

聊从桐水畔,指点话林丘。

(0)

村中晓起二首·其一

霜落寒渐深,荒鸡唤人起。

驱牛人已归,衣上霜如水。

(0)

鹤鹿

鹤鹿虽异类,胥足助山景。

鹤则赋之粮,惟取声露警。

鹿每挟矢寻,芩野宁容骋。

材与不材间,漆园语堪省。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