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掩愁城不出门,直须牛饮院家盆。
天瓢有底从教罄,屋瓦无情也任翻。
占忆田家今昔话,唁劳邻使往来奔。
青丝白日空相送,不得高歌共此樽。
病掩愁城不出门,直须牛饮院家盆。
天瓢有底从教罄,屋瓦无情也任翻。
占忆田家今昔话,唁劳邻使往来奔。
青丝白日空相送,不得高歌共此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苦雨次韵方石五首(其五)》。诗中描绘了诗人因连绵不断的雨水而感到压抑和愁闷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病掩愁城不出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病或心情不佳而闭门不出的状态,暗示了内心的沉重与压抑。接着,“直须牛饮院家盆”一句,以豪饮来排遣愁绪,但又显得无奈和无力,反映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矛盾。
“天瓢有底从教罄,屋瓦无情也任翻。”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天降大雨比作倾倒的瓢水,而屋瓦则象征着无法阻挡雨水的侵袭,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占忆田家今昔话,唁劳邻使往来奔。”这两句转而关注社会民生,通过回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邻里间相互帮助的情景,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社会的变迁。其中,“占忆”二字,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青丝白日空相送,不得高歌共此樽。”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即使想与友人相聚畅饮,也只能徒增伤感。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