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水平湖,映断峰、小岑黛绿新染。
鬟雨更连宵,圆沙没、丝禽旧痕寻遍。
柳根凉浸,烟梢低蘸鱼床浅。
夕阳乍放,穿树影晒翅,飞来一片。
采莼春晚曾过,有曲曲溪流,飘花引燕。
此际碧粼粼,长天接、那记翠篙曾点。
菱桡忽近,并眠惊醒鸳鸯怨。
恰随渔子,呜榔去荡月,波心声远。
八月水平湖,映断峰、小岑黛绿新染。
鬟雨更连宵,圆沙没、丝禽旧痕寻遍。
柳根凉浸,烟梢低蘸鱼床浅。
夕阳乍放,穿树影晒翅,飞来一片。
采莼春晚曾过,有曲曲溪流,飘花引燕。
此际碧粼粼,长天接、那记翠篙曾点。
菱桡忽近,并眠惊醒鸳鸯怨。
恰随渔子,呜榔去荡月,波心声远。
这首清代龚翔麟的《南浦·秋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秋水图景。开篇以“八月水平湖”起笔,展现了湖面开阔,水平如镜,映照着远处断峰和新染的黛绿色的小山。接着,“鬟雨”、“圆沙”、“丝禽”等意象,描绘了雨后的湿润环境和水禽活动的痕迹,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
“柳根凉浸,烟梢低蘸鱼床浅”描绘了岸边柳树与水面的交融,以及鱼儿在浅水中的悠游。夕阳西下,光线穿透树林,照射在飞翔的鸟儿上,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接下来,诗人回忆春天采摘莼菜的场景,溪流飘花,引来燕子,增添了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趣味。
“此际碧粼粼”至“波心声远”部分,诗人将视线拉回到眼前,湖面泛起涟漪,长空与湖水相接,唤起对过去的记忆。菱舟靠近,惊动了鸳鸯,渔夫的呜榔声在月光下荡漾,渐行渐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湖光山色,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展现出清新的秋意和淡淡的怀旧情绪。
楼外沧波,纵目断、多少素澜。
偏惊见、梦中图画,还识青山。
玉镜慵窥明月靥,吴霜羞带簇花冠。
试凤箫、沉醉注红妆,携翠环。长阑倚,天际看。
浪无尽,锁东南。对落霞孤鹜,逐景情关。
乞借巫云安我隐,莫嫌春雨把人瞒。
伫五湖、鸥鹭两忘机,烟水间。
笑回眸。伫绀云徐敛,香雾初收。
晚浴轻妆,窈窕藕花洲。
暖沙容与盈盈侣,是鸳鸯、还是闲鸥。
问为谁、折寸拗丝,内心千结总情柔。
相携美人素手,迎水面凌波,荡桨兰舟。
逞依约、吟偿翠羽,梦绕红楼。
诗思涌翻太液,舞环佩、倾国月华秋。
纵满湖、叶叶田田,并头双玉且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