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江南曲》
《相和歌辞.江南曲》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覃]韵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

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

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

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0)
注释
妾:古时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越城:地名,这里泛指南方的一个地方。
离居:分开居住,指与亲人分离。
不自堪:无法忍受孤独。
采花:采摘花朵。
曙鸟:指早上的鸟儿。
摘叶:摘取树叶。
喂春蚕:用叶子喂养春天的蚕。
懒结:懒得打理,这里指不愿意佩戴。
茱萸带:用茱萸制成的腰带,茱萸常用于节日佩带以避邪。
愁安:为…而愁,不安于。
玳瑁簪:用玳瑁壳制作的发簪,玳瑁是一种海龟,壳可做装饰品。
侍臣:侍奉君主的大臣们。
消瘦尽:全都变得非常瘦弱。
日暮:傍晚时分。
碧江潭:碧绿色的江水边的深潭,这里可能象征着聚会或等待的地方。
翻译
我住在越城之南,孤独的生活难以忍受。
清晨采花时惊扰了鸟儿,摘下叶子来喂养春蚕。
懒得去系上茱萸的腰带,为戴玳瑁发簪而忧愁。
侍奉君王的臣子们都已消瘦不堪,在日落时分齐聚在碧绿的江潭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越城南的寂寞生活。她对离别的痛苦无法自已,每当采花时惊起曙光中的鸟儿,摘叶喂养春天里的蚕宝宝,都让她的心情更加沉重。懒散地束上带子,忧郁地佩戴着精美的簪子。她所侍奉的臣子们都因为思念而消瘦,日暮时分,只有碧江潭的水波相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女子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和孤独的心境。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金陵怀古四首和汪仲嘉·其一吴

江东列郡领丹阳,鼎足三分此一方。

总为石头成虎踞,不知巫峡下龙骧。

云生寝庙千秋綍,月照篱门几夜长。

年少风流能顾曲,行人犹自说孙郎。

(0)

寄钱受之二首·其一

拂水丹房启,悬崖白羽窥。

知君行乐秘,转自切忧时。

岂即携家隐,犹云拜贶迟。

苍苍烟与雾,已抗俗尘姿。

(0)

再送宣仲

此时君定发,安得复蹉跎。

雁信南来少,鸥群北去多。

芳洲虽可涉,寒月竟谁过。

余兴乘冬暖,江行踏浅莎。

(0)

同周叔隐夜坐

罢酒尚寒色,颓然拥衲衣。

洞萧吹雨歇,残烛映江微。

道路人将老,乡园梦不违。

连朝常少睡,支枕问清晖。

(0)

道场山拜孙太初墓

三尺孤坟土欲倾,却因辞赋拜先生。

白杨夜雨墓门冷,青草暮云山路平。

半碣旧曾题岁月,一杯谁复奠清明。

隔邻石马嘶风立,来往何人识姓名。

(0)

鄞江舟中有感

年来鼙鼓海云东,我欲移家住剡中。

手种青棂三百树,出门师事白猿公。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