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春回际此辰,异乡烟景又重新。
山承暖日将舒柳,面拂寒风尚畏人。
凤历争看新节序,龙钟愧说老精神。
相思南国今宵梦,策杖西溪路不真。
腊尽春回际此辰,异乡烟景又重新。
山承暖日将舒柳,面拂寒风尚畏人。
凤历争看新节序,龙钟愧说老精神。
相思南国今宵梦,策杖西溪路不真。
这首《立春》诗,描绘了冬去春来之际,诗人身处异乡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
首联“腊尽春回际此辰,异乡烟景又重新”,开篇点题,以“腊尽”与“春回”呼应,暗示时间的更迭,同时指出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的是全新的烟景,既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也流露出身处他乡的孤独感。
颔联“山承暖日将舒柳,面拂寒风尚畏人”,细腻地描绘了春天初至的景象。山峦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柳树似乎即将抽出嫩绿的新芽,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春风虽已拂面,但诗人仍感到一丝寒意,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温度变化,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某种不安或怀旧之情。
颈联“凤历争看新节序,龙钟愧说老精神”,运用了“凤历”这一古代计时工具的典故,象征着对新年到来的期待与庆祝。同时,诗人自谦地说自己年岁已高,精神不再年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尾联“相思南国今宵梦,策杖西溪路不真”,点明了诗人的思绪飘向远方,思念着家乡和亲人。夜晚,诗人或许会在梦中回到那熟悉的南国,与家人团聚。然而,现实中的他只能依靠手杖,艰难地行走在西溪的路上,这段路对他来说,或许并不真实,充满了无奈与落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观察,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岁月不饶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