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光明山,下有太古雪。
大冬剧严凝,厚地愈融结。
峥嵘成层冰,千岁终不灭。
野翁因斸荒,得此走城阙。
初非人磨砻,真是天剞劂。
形模如圭长,颜色逾玉洁。
巨细皆晶荧,表里俱洞澈。
或疑普贤化,谁得昆吾切。
太阳一照曜,神光时发越。
诚宜置宴坐,相伴修白业。
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
久闻光明山,下有太古雪。
大冬剧严凝,厚地愈融结。
峥嵘成层冰,千岁终不灭。
野翁因斸荒,得此走城阙。
初非人磨砻,真是天剞劂。
形模如圭长,颜色逾玉洁。
巨细皆晶荧,表里俱洞澈。
或疑普贤化,谁得昆吾切。
太阳一照曜,神光时发越。
诚宜置宴坐,相伴修白业。
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通过对所赠之石的描绘,展现了峨嵋山古雪的奇特景象和其宝石般的质地。诗人首先赞叹石头来自光明山,历经千年仍保持冰雪般纯净,峥嵘如层冰,非人力所能磨砺,实乃天工之作。石形如圭,色泽洁白,内外透明,犹如佛像普贤,又似神刀所刻。阳光照射下,石中神光时隐时现,显得神圣而明亮。诗人建议将此石置于宴席,伴以修行,或与寒露壶、清月共赏,增添了禅意和高雅的气息。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表达了对友人馈赠的珍视和对自然造化的赞美。
贵乎立教首,不在败与成。
世鲜女娲手,石破天以惊。
羲和息其马,悲泉瘗日兄。
月斧缺不修,无能补剕黥。
江河流赤血,白昼夔魑行。
高冠奋长剑,武义何璜璜。
周无未献地,矢志坚众城。
讵异齐岛士,五百殉一贞。
头行三十里,怒面切羌生。
至今风雨夜,每见战血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