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绣春秋富,旂常事业新。
三迁推孟母,一德表商臣。
任重能知止,功成合保身。
傥容陪几杖,同访赤松人。
衮绣春秋富,旂常事业新。
三迁推孟母,一德表商臣。
任重能知止,功成合保身。
傥容陪几杖,同访赤松人。
这是一首颂扬古代贤臣,表达对理想官员品德的赞美之情的诗句。首两句“衮绣春秋富,旂常事业新。”通过对豪华装饰的比较,描绘了丰富而又不断更新的事业和成就。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贤臣持续发展事业的赞赏,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对于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理念。
接着,“三迁推孟母,一德表商臣。”提到的是历史上的贤臣,他们以高尚的品德著称,甚至能够影响后世。这里的“三迁”指的是古代名将周公旦,他曾三次被推举为辅政大臣;“孟母”则是孔子的母亲,孔子因其而得名;“一德”和“商臣”都是用来形容历史上忠诚、有才能的官员。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点滴提醒,强调了品德与能力并重的重要性。
中间两句,“任重能知止,功成合保身。”则是对理想中的贤臣如何处理职责和个人安全的一种期望。它表达了一种平衡:能够承担重大责任,同时也知道何时该停止,以保护自己。这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名节与生命的珍视。
最后两句,“傥容陪几杖,同访赤松人。”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这里“傥容”指的是悠闲自得的状态,“几杖”则是一种古代老人的拐杖;“赤松人”出自《庄子》,比喻长寿之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和长寿的向往,以及与品德高尚的人共同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传递了一种理想中的官员形象:既有能力又有德行,能够在职责和个人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并且对生命持有一种超脱和珍视的态度。
相公樽俎纳豪英,使者封章荐姓名。
落日送愁离幕府,翔云随眼入边城。
万蹄宛马休南牧,一啸燕姬慰北征。
敌颈愤来还请系,雒阳前后有书生。
初长日景午阴前,瑞雪迎开上相筵。
点缀酒杯飞细细,侵凌歌扇落绵绵。
岁功豫作三登地,云气都成一色天。
惊破醉魂诗句险,不容吏部瓮根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