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假真仙,飞来秀岭巅。
道高还自正,境寂若为禅。
寓目山如砺,昂头浪拍天。
闽城多少地,羃历带平烟。
羽翼假真仙,飞来秀岭巅。
道高还自正,境寂若为禅。
寓目山如砺,昂头浪拍天。
闽城多少地,羃历带平烟。
这首诗描绘了升仙寺所在秀美山岭的壮丽景色与深邃的禅意。诗人以“羽翼假真仙”开篇,巧妙地将自己想象成仙人,借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崇敬。接着,“飞来秀岭巅”一句,生动展现了升仙寺所处山峰的高峻与秀丽。
“道高还自正,境寂若为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不仅赞美了山川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此处环境的清静与内心的宁静,仿佛是修行者悟道的圣地。诗人通过“寓目山如砺,昂头浪拍天”的描绘,展现了山峦的坚韧与海浪的壮阔,寓意着人生的磨砺与追求的不息。
最后,“闽城多少地,羃历带平烟。”诗人将目光从山川转向更广阔的闽城,通过“多少地”与“羃历带平烟”的对比,表达了对人间繁华与自然静谧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升仙寺所在之地独特魅力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升仙寺周边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饮此一杯酒,浩然思古人。
自来三晋多义士,程婴公孙杵臼无其伦。
下宫之难何仓卒,宾客衣冠非旧日。
裤中孤儿未可知,十五年后当何时。
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谁与诉。
一心立赵事竟成,存亡死生非所顾。
呜呼赵朔之客真奇特,人主之尊或不能得。
独有人兮,长叹空山侧。
离愁心上住。卷尽重帘推不去。
帘前青草,又送一番愁句。
凤楼人远箫如梦,鸳枕诗成机不语。
两地相思,半林烟树。犹忆那回去路。
暗浴双鸥催晚渡。天涯几度书回,又逢春暮。
流莺已为啼鹃妒,蝴蝶更禁丝雨误。
十二时中,情怀无数。
我怀蓬岛之仙人,骖驾朱凤骑紫麟。
瑶池清宴接谈笑,误落尘寰经几春。
青童昨夜传书至,中有琅函洞章字。
洞口桃花似旧时,门外孤松发新翠。
椷书欲报碧云远,薜叶女萝若正眼。
方平倘会蔡经家,为报扶桑水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