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此一杯酒,浩然思古人。
自来三晋多义士,程婴公孙杵臼无其伦。
下宫之难何仓卒,宾客衣冠非旧日。
裤中孤儿未可知,十五年后当何时。
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谁与诉。
一心立赵事竟成,存亡死生非所顾。
呜呼赵朔之客真奇特,人主之尊或不能得。
独有人兮,长叹空山侧。
饮此一杯酒,浩然思古人。
自来三晋多义士,程婴公孙杵臼无其伦。
下宫之难何仓卒,宾客衣冠非旧日。
裤中孤儿未可知,十五年后当何时。
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谁与诉。
一心立赵事竟成,存亡死生非所顾。
呜呼赵朔之客真奇特,人主之尊或不能得。
独有人兮,长叹空山侧。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的《义士行》,诗人通过饮酒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聚焦于春秋时期晋国的义士程婴和公孙杵臼。他们为了保护赵氏孤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展现出高尚的忠诚和勇气。诗人感慨晋国下宫之变的突然,昔日的宾客已非旧时模样,孤儿的命运令人担忧。他表达了对英雄早逝的惋惜,以及对未能亲眼见到孤儿成长的遗憾。诗中赞扬了赵朔之客的英勇特异,即使面对君王的权威,他们也坚守道义。最后,诗人独自在空山感叹,对这些义士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古代忠义之士的赞美,体现了作者的历史人文关怀。
待诏勤穿履,承明厌直庐。
一麾从此去,千骑上头居。
岁事畬田早,风谣鴂舌馀。
班春急乘传,知不为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