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世事催人老。不觉风光好。江南无处不萧条。
何处笙歌灯火做元宵。承平父老头颅改。
就里襟怀在。相逢不忍更论心。
只向路傍握手共沈吟。
无情世事催人老。不觉风光好。江南无处不萧条。
何处笙歌灯火做元宵。承平父老头颅改。
就里襟怀在。相逢不忍更论心。
只向路傍握手共沈吟。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虞美人·其五》描绘了一幅世事沧桑、人生易老的画面。"无情世事催人老"直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不觉风光好"进一步强调了在忙碌或忧虑中,人们往往忽略了眼前的美景。
"江南无处不萧条"描绘了江南景色的冷清与衰败,可能暗指社会的凋敝,也可能寓含个人心境的落寞。"何处笙歌灯火做元宵"则以元宵节的热闹反衬现实的寂寥,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承平父老头颅改"中的"承平"指的是太平盛世,但这里的"父老头颅改"暗示了岁月已使年迈的父亲发生了变化,可能是指他们的容颜老去,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就里襟怀在"表达了诗人对父辈们深藏不露的情感和坚韧的内心。
最后两句"相逢不忍更论心,只向路傍握手共沈吟"描绘了诗人与父辈相遇时的情景,他们虽然不再言及深沉的心事,只是简单地握手交谈,默默沉思,这画面充满了深深的人间温情和无尽的沧桑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世事变迁、人生百态,以及诗人对亲情、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思考。
老来书兴独未忘,颇得薛老同徜徉。
天下有识推鉴定,龙宫无术疗膏肓。
淮风吹戟稀讼牒,典客闭阁闲壶浆。
吟树对山风景聚,墨池濯砚龟鱼藏。
珠台宝气每贯日,月观桂实时飘香。
银淮烛天限织女,烟海括地生灵光。
俊儿乃是翰墨侣,侠竹不使舆卫将。
象管钿轴映瑞锦,玉鳞棐几铺云肪。
依依烟华动勃郁,矫矫龙蛇起混茫。
持此以为风月伴,四时之乐乐未央。
部刺不纠翰墨病,圣恩养在林泉乡。
风沙涨天乌帽客,胡不东来从北荒。
气就蛇须角,暌通豕负涂。
解衣同俗裸,酌水合狂夫。
探社新铭禹,经韶旧吊虞。
据鞍休示壮,寡要悔为儒。
为吊忠游楚,因崇让过虞。
要离葬终近,严子钓行须。
御晏妻知辱,歆膺客自愚。
诚修日难掩,醯在蚋还趋。
和寡方声越,知稀觉道腴。
命齐都将相,义拙落江湖。
南梦应随雁,西风却背鲈。
弓旌今正歇,多少定同凫。
山雨来时,恍记得催诗,头上云暗。
战叶荷喧,飘乱泪珠千点。
浓睡乍醒鸳鸯,荡倩影、镜痕流艳。
信露晨、月夜非暂。留待后期重验。
谢家堂户春阴澹。燕飞归、画梁分占。
新雏旧侣秋如客,人自依阑槛。
纨扇未必弃捐,竟唤起、平生百感。况去程一片。
烟水阔,摇江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