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置有碑传,观音岩石前。
殿高灯焰短,山合磬声圆。
窗静吹寒雪,舂鸣落夜泉。
清游人岂识,谓不似秋天。
寺置有碑传,观音岩石前。
殿高灯焰短,山合磬声圆。
窗静吹寒雪,舂鸣落夜泉。
清游人岂识,谓不似秋天。
这首宋诗《游雁荡山.能仁寺》是徐照所作,描绘了能仁寺的景致。首句“寺置有碑传”暗示寺庙历史悠久,接下来“观音岩石前”点出寺庙地理位置,靠近观音岩。第二联“殿高灯焰短,山合磬声圆”通过描绘寺庙夜晚的景象,灯光微弱而磬声悠扬,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第三联“窗静吹寒雪,舂鸣落夜泉”进一步刻画寺内环境,窗户安静,仿佛寒风吹过带下雪花,夜间泉水声清晰可闻。最后一句“清游人岂识,谓不似秋天”表达了诗人对寺中清幽之境的独特感受,认为这样的景色即使在秋天也别有一番风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能仁寺的夜景,展现了其宁静、清凉的禅意,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美。
议礼蠲租两有声,老坡元不计身荣。
为民受屈今谁似,有子能传近得名。
此去掾曹我暖席,是中科律定持衡。
公馀更欲翻经藉,古道时才孰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