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钟寺鼓声洪亮,贪睡冬山竟不闻。
白占田园狂逞雪,黑颟天地乱翻云。
时危帮匪称人杰,法弊朝廷厌右文。
莫慨仕途今不古,量材寻尺久无分。
院钟寺鼓声洪亮,贪睡冬山竟不闻。
白占田园狂逞雪,黑颟天地乱翻云。
时危帮匪称人杰,法弊朝廷厌右文。
莫慨仕途今不古,量材寻尺久无分。
这首诗《冬日赤岸道中有感》由清代诗人王季珠所作,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对社会现象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首联“院钟寺鼓声洪亮,贪睡冬山竟不闻”以钟鼓之声反衬冬山的沉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冷漠的感慨。钟鼓之声洪亮,却无人倾听,象征着社会的冷漠与疏离。
颔联“白占田园狂逞雪,黑颟天地乱翻云”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人格化,以“狂逞雪”和“乱翻云”形容雪的肆虐和云的混乱,暗喻社会的动荡不安和道德沦丧。
颈联“时危帮匪称人杰,法弊朝廷厌右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危机四伏,匪盗横行,而朝廷则因法律制度的弊端而感到厌倦,对文化教育的忽视。这一联深刻反映了社会的矛盾与问题。
尾联“莫慨仕途今不古,量材寻尺久无分”表达了对当今仕途的不满,认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已经失去了公正性,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无法得到公平的评价。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性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公正、和谐社会的向往。
走虽不能及奔马,力虽不能挽强弓。
平生揣摩五千卷,略则黄石韬太公。
料天下事屡奇中,视贼伎俩掌上同。
傥使参谋向帷幄,未必不成分寸功。
况兼一枝琳瑀笔,飞书草檄颇自雄。
岂若谈空说有辈,只合束之高阁中。
茫茫宇宙无知己,仰天吐气成白虹。
侧闻江淮诸元戎,延揽似有名将风。
我欲仗策相追从,短后裤褶骑黄骢,军门长揖谁为通。
岁晚不适意,俯仰越山木。
峻霜未舆梁,清浅伤我足。
心知道途缅,离居在中谷。
入门闻欢笑,慰问盈堂麓。
自与君别来,人事多反复。
吾言遂令负,坎窞在心曲。
人生重离合,谁能数昔宿。
夜深澹相对,忘言意弥笃。
北方苦旱南苦雨,天倾地缺谁能补。
幽州五月尘塞空,麦苗一寸不出土。
谁知南中夏潦发,鼋鼍登堂鱼窥宇。
四十年来又见之,熊兵桥东水丈五。
入春以来常苦霖,十日不得两日晴。
吴棉著身夏不脱,高堂习习清风生。
连城鲑菜已无种,况乃泛滥妨深耕。
中宵忽报双江溢,顷刻巨浪排山立。
惊沙大石随潮至,万户千村卷蓬疾。
乱流作势向城来,七城黯黯昼不开。
疾雷一声破空下,三条九剧声号哀。
垣墉杂遝任摧倒,白骨死葬洪涛堆。
我家城西当水头,水高过人人上楼。
大墙如山向我倾,危楼黠戛亦有声。
老人呼天稚子哭,顷刻性命成漂腾。
城墙结筏冲波出,此身但存他何恤。
烈风三日水归壑,沈沈万灶炊烟息。
回家瓮盎百不完,老屋半欹犹未坼。
我时游梁方病暑,石铫调汤手自煮。
仆夫言有尺书来,开缄手颤不得语。
安全百口自天幸,萧条四壁奈何许。
一身俯仰宇宙窄,高堂阔绝关山阻。
人生百年无事无,忧患相煎何太苦。
《嚄唶吟》【清·刘大受】北方苦旱南苦雨,天倾地缺谁能补。幽州五月尘塞空,麦苗一寸不出土。谁知南中夏潦发,鼋鼍登堂鱼窥宇。四十年来又见之,熊兵桥东水丈五。入春以来常苦霖,十日不得两日晴。吴棉著身夏不脱,高堂习习清风生。连城鲑菜已无种,况乃泛滥妨深耕。中宵忽报双江溢,顷刻巨浪排山立。惊沙大石随潮至,万户千村卷蓬疾。乱流作势向城来,七城黯黯昼不开。疾雷一声破空下,三条九剧声号哀。垣墉杂遝任摧倒,白骨死葬洪涛堆。我家城西当水头,水高过人人上楼。大墙如山向我倾,危楼黠戛亦有声。老人呼天稚子哭,顷刻性命成漂腾。城墙结筏冲波出,此身但存他何恤。烈风三日水归壑,沈沈万灶炊烟息。回家瓮盎百不完,老屋半欹犹未坼。我时游梁方病暑,石铫调汤手自煮。仆夫言有尺书来,开缄手颤不得语。安全百口自天幸,萧条四壁奈何许。一身俯仰宇宙窄,高堂阔绝关山阻。人生百年无事无,忧患相煎何太苦。
https://shici.929r.com/shici/jfhHm1u3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