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辒辂,仙游迹已遐。
猗兰成断梦,素柰陨空花。
隧卜稽山下,輴移浙水涯。
晚风缠落水,悲咽和哀笳。
万里归辒辂,仙游迹已遐。
猗兰成断梦,素柰陨空花。
隧卜稽山下,輴移浙水涯。
晚风缠落水,悲咽和哀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扩所作的《挽懿节皇后词五首》中的第五首,以哀悼懿节皇后的逝世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万里归辒辂”,以“辒辂”这一古代皇帝或皇后出殡时使用的车辆,象征着懿节皇后远行归天,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哀痛之情。接着,“仙游迹已遐”则进一步强调了懿节皇后已离开人世,进入另一个世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与思念。
“猗兰成断梦,素柰陨空花”两句,通过“猗兰”(兰花)和“素柰”(白梨花)的凋零,比喻懿节皇后生前的美好时光已如梦境般消逝,花朵的陨落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充满了凄凉与哀愁。
“隧卜稽山下,輴移浙水涯”描绘了懿节皇后安葬的地点,位于稽山之下,浙水之畔,暗示了她最终长眠于自然之中,与山水同在,也寄托了人们对逝者的永恒怀念与哀悼。
“晚风缠落水,悲咽和哀笳”则是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之情的直接抒发。晚风吹过水面,似乎带着哀伤的回响;而哀笳的悲鸣,与晚风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表达了对懿节皇后逝世的深切哀悼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其逝世后安息之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及后世对懿节皇后的深深怀念与哀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有菊东篱下,始遭凡菊娇。
露苞时矗矗,绽蕊尚寥寥。
他花开欲遍,弱蒂尚摇摇。
岂知此花好,植品特超超。
不轻逞颜色,时至始苗条。
芳房高吐萼,锦瓣密垂髫。
艳丽奔金粉,轻盈著绛绡。
牡丹差比态,粉本岂能描。
如人未遇时,交谪竞腾嚣。
及逢得志日,瓦砾亦琼瑶。
梁灏一学究,买臣一山樵。
晚成推大器,土壤忽云霄。
回头奋迹地,妇孺亦歌谣。
人生犹如此,何况物之翘。
春秋肯阅历,雨露相滋浇。
自然会腾达,华贵在一朝。
我欲锡佳名,奚以称孤标。
园丁草解事,呼曰「老来娇」。
我尝论诗始,其道最希夷。
神工裂浑沌,声音相雄雌。
物理何钜细,人性无妍媸。
当其天真发,各鸣志所之。
斯民朴未散,粹如玉不疵。
老稚壤衢日,君臣赓歌时。
下逮雅颂作,间列民风熙。
怡愉且密勿,和厚无浇漓。
固经圣人择,要匪古义亏。
屈宋变赋体,苏李五字诗。
七字追迅电,陶谢萦寒漪。
虽各骋逸思,犹如观尊彝。
但有奇古意,了非斧凿姿。
伤心玉台后,巧丽争纷披。
雕锼以为工,叫噪以为奇。
诗乃一技尔,那复古道为。
有唐李与杜,切切哀其衰。
稍欲复古作,便觉骚些遗。
后人好异论,咸酸各行私。
白以诡见斥,甫以朴见嗤。
那知托奥妙,中有真趣怡。
昧昧作者流,行行信且疑。
我尝任胸臆,谓自唐无诗。
山川或登览,朋友或聚离。
颇以悲喜意,吐作蹇复辞。
岂有肩古作,聊欲支倾攲。
子云不可待,赏者又复谁。
所以拜坛下,傥令佐鼓旗。
庶几皇甫谧,犹能知左思。
《与程右史论诗道》【宋·萧元之】我尝论诗始,其道最希夷。神工裂浑沌,声音相雄雌。物理何钜细,人性无妍媸。当其天真发,各鸣志所之。斯民朴未散,粹如玉不疵。老稚壤衢日,君臣赓歌时。下逮雅颂作,间列民风熙。怡愉且密勿,和厚无浇漓。固经圣人择,要匪古义亏。屈宋变赋体,苏李五字诗。七字追迅电,陶谢萦寒漪。虽各骋逸思,犹如观尊彝。但有奇古意,了非斧凿姿。伤心玉台后,巧丽争纷披。雕锼以为工,叫噪以为奇。诗乃一技尔,那复古道为。有唐李与杜,切切哀其衰。稍欲复古作,便觉骚些遗。后人好异论,咸酸各行私。白以诡见斥,甫以朴见嗤。那知托奥妙,中有真趣怡。昧昧作者流,行行信且疑。我尝任胸臆,谓自唐无诗。山川或登览,朋友或聚离。颇以悲喜意,吐作蹇复辞。岂有肩古作,聊欲支倾攲。子云不可待,赏者又复谁。所以拜坛下,傥令佐鼓旗。庶几皇甫谧,犹能知左思。
https://shici.929r.com/shici/J8avQfJ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