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种树。爱清阴十丈,草堂低处。
二十年来,仕宦风霜,梦魂每依庭户。
弟兄鼎足东西屋,任游戏、高梧时据。
自君之出矣,桐花桐叶,滴残秋露。
倦翮曾经休息,纱巾随竹杖,纵游吴楚。
叔则清通,毕竟岩廊,若道江湖谁许。
重来启事鸣珂入,人争看、玉山如故。
画图中、不改荷衣,好把沉香熏注。
小时种树。爱清阴十丈,草堂低处。
二十年来,仕宦风霜,梦魂每依庭户。
弟兄鼎足东西屋,任游戏、高梧时据。
自君之出矣,桐花桐叶,滴残秋露。
倦翮曾经休息,纱巾随竹杖,纵游吴楚。
叔则清通,毕竟岩廊,若道江湖谁许。
重来启事鸣珂入,人争看、玉山如故。
画图中、不改荷衣,好把沉香熏注。
这首《疏影·题西樵考功三桐小照》由清代诗人汪懋麟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桐树与人物之间的深情与变迁。
开篇“小时种树”,以朴素的语言引入,仿佛在讲述一段久远的故事。接着,“爱清阴十丈,草堂低处”,诗人对桐树的深情溢于言表,它不仅为草堂提供了遮荫,更成为了心灵的寄托。二十年的时光流转,诗人虽身在宦海,心却常归于那片清幽之地,梦中亦能回到熟悉的庭户。
“弟兄鼎足东西屋,任游戏、高梧时据”一句,展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各自分居东西,但心中那份共同的记忆和情感如同高大的梧桐树一般,始终相连。接下来,“自君之出矣,桐花桐叶,滴残秋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岁月流逝,唯有桐树见证了这份情感的沉淀与变化。
“倦翮曾经休息,纱巾随竹杖,纵游吴楚”描绘了主人公在宦途中的疲惫与向往自由的心境。纱巾、竹杖,是行旅中的伴侣,也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与追求。即便身处吴楚大地,仍不忘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叔则清通,毕竟岩廊,若道江湖谁许”这一段,通过叔侄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与追求。叔公的清廉正直,最终得以在朝廷中有所作为,而自己是否也能在江湖间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呢?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讨。
最后,“重来启事鸣珂入,人争看、玉山如故。画图中、不改荷衣,好把沉香熏注”,表达了再次归来时的感慨与期待。玉山如故,意味着内心世界的不变与坚守;荷衣的描绘,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清雅生活的向往。沉香的熏注,既是对美好记忆的珍藏,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许。
整首词通过桐树这一意象,串联起个人情感、友情、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坤基葩简秀,乾光流易颖。
神理远不疾,道会无陵骋。
超超介石人,握玄揽机领。
余生一何散,分不咨天挺。
沈无冥到韵,变不扬蔚炳。
冉冉年往逡,悠悠化期永。
翘首希玄津,想登故未正。
生途虽十三,日已造死境。
愿得无身道,高栖冲默靖。
名池涵清泚,嘉燕丰文儒。
嶪嶪绛水阳,潭潭仙者居。
辉光扶游龙,柔惠借驺虞。
桃李方葳蕤,兰芷纷扶疏。
青云起邓郊,赤舄临唐墟。
高标凤城上,伟画鸾坡馀。
立论翻沧溟,吐辞□碧虚。
陆离楚人骚,委顺齐客竽。
一吮尘梦醒,再观□□除。
涓视鲲鹏游,芥遗笙笛娱。
修廊弭华盖,海月□□枢。
声薄太行颠,润渐河之隅。
迄今荇藻丛,蠕□生神鱼。
遂令怀古心,仰念凭风雩。
玉昆凌鲍谢,彩笔张荷蕖。
短句歌流芳,乔松荫春芜。
意气黄初前,文衡迁史途。
琼田公已耕,□将力新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