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二首·其一》
《秋日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玉露零清夜,金风戒早秋。

不堪人北去,已是火西流。

月皎如迎扇,星低似犯舟。

乡心轸兹序,起坐为悠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和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首联“玉露零清夜,金风戒早秋”,以“玉露”和“金风”点明时令,秋夜的露水清冷而纯净,秋风则预示着早秋的到来。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颔联“不堪人北去,已是火西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不堪人北去”表达了对离别和远行的无奈与不舍,后一句“已是火西流”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太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既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颈联“月皎如迎扇,星低似犯舟”,运用比喻手法,将皎洁的月亮比作迎接的扇子,将低垂的星星比作侵犯的船只。这样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月明星稀的夜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尾联“乡心轸兹序,起坐为悠悠”,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思乡之情而产生的深深忧愁。在特定的季节背景下,这种情感显得尤为强烈,让诗人难以自抑,无论是起身还是坐下,心中都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展现了明末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送熊次彝还成都

西禦街前沟水流,摩诃池水暗通沟。

十年游屐寻常见,四月京尘离别愁。

人生何处无离别,双鬓差差揽新雪。

我自淹迟未忍归,君今感激情何决。

饮马芦沟穿太行,故山迢递西南长。

已闻倦客愁归路,何况羁人念旧乡。

旧乡五月黄梅熟,水阁寒生万竿竹。

想到荷衣静掩关,岂知夏课愁三伏。

穷檐不识里居壮,西笑无缘每惆怅。

君到长安见几人,剩怜故我仍无恙。

归卧琴台且著书,渝醅岷笋锦江鱼。

更烦石室要张叔,挟策还来游帝都。

(0)

己未七夕

露轻河淡月弓弯,佳节如今总等闲。

投老怕听儿女事,毕生自著黠痴间。

凄凉旧约留钗钿,仿佛灵风响佩环。

云锦已归韩吏部,海槎载石是空还。

(0)

题孙师郑感逝诗卷·其一

臣甫夔江赋八哀,苍茫长啸感高才。

伤时盗贼怀王李,未辩低徊金粟堆。

(0)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其一

三伏炎蒸昼转雷,群伦炊甑向尘埃。

一茎娟洁标高格,此是灵山会里来。

(0)

送郑太夷南下

西市多新鬼,南天少故人。

与君同应诏,此别太惊神。

国论浮云变,封疆割肉匀。

宁关儿女意,歧路泪沾巾。

(0)

裴鉴澄诗册为屏衡题

循吏归来作逸民,弦歌彭泽定前身。

吟酬石笋争孤峭,坐对瓶花绝点尘。

闽峤君能言笑忘,章江我尚梦思频。

横流砥柱阳秋笔,碎录閒评亦足珍。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