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种菊未多时,因菊名亭早有诗。
欲为寒花标晚节,故将新句寄东篱。
平生未省翻三峡,高处那能赞一辞。
便得从容侍公侧,回头已是十年迟。
诗仙种菊未多时,因菊名亭早有诗。
欲为寒花标晚节,故将新句寄东篱。
平生未省翻三峡,高处那能赞一辞。
便得从容侍公侧,回头已是十年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裘万顷所作的《次洪内相菊亭》。诗中,作者以“诗仙”暗指菊花的高雅和诗人对菊的热爱,表达自己种植菊花不久,却已因菊而有了亭台,并创作出不少诗句。诗人借菊花象征自己的晚节之志,通过写新句寄寓于东篱(泛指种菊之地),表达了对菊花品格的赞美。
接着,诗人自谦地说,他一生未曾有过翻越三峡的壮举,但在欣赏菊花的高洁时,却能为之倾倒,甚至觉得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充分形容。最后,诗人想象如果能常常在菊花盛开的地方陪伴主人,哪怕十年时光已逝,也觉得值得。整首诗情感真挚,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深情厚意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家本江南云水村,溪山阅历穷晨昏。
巨口细鳞肥可饵,时采黄菊邀琴樽。
泉声挂月树拖影,屐齿穿径苔留痕。
晓来携杖过山腹,欲访桥西隐者门。
露下清秋鱼鸟没,桥头白石溪流奔。
亭閒树密人迹稀,仰观亭外青山浑。
平林一带青欲滴,远岫微茫苍霭吞。
隐君深藏久不出,研朱默究先天源。
梅花一点天心露,富贵浮云安足论。
何人默契丹书妙,移来造化难与言。
李君重之如南金,披图偶尔效蛩吟。
对此令人豁心境,随处溪山皆管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