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高漫士山水》
《题高漫士山水》全文
明 / 陈玺   形式: 古风

家本江南云水村,溪山阅历穷晨昏。

巨口细鳞肥可饵,时采黄菊邀琴樽。

泉声挂月树拖影,屐齿穿径苔留痕。

晓来携杖过山腹,欲访桥西隐者门。

露下清秋鱼鸟没,桥头白石溪流奔。

亭閒树密人迹稀,仰观亭外青山浑。

平林一带青欲滴,远岫微茫苍霭吞。

隐君深藏久不出,研朱默究先天源。

梅花一点天心露,富贵浮云安足论。

何人默契丹书妙,移来造化难与言。

李君重之如南金,披图偶尔效蛩吟。

对此令人豁心境,随处溪山皆管领。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玺所作,名为《题高漫士山水》。诗中描绘了江南山水的自然美景,以及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家本江南云水村”,点明了诗人的故乡在江南的山水之间,为后续描绘的自然风光奠定了基础。接着,“溪山阅历穷晨昏”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入体验,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都饱览了溪流与山峦的美丽景色。

“巨口细鳞肥可饵,时采黄菊邀琴樽”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通过捕捉鱼儿和采摘菊花的活动,享受着自然带来的乐趣,并以琴酒相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泉声挂月树拖影,屐齿穿径苔留痕”进一步展示了夜晚的静谧与白天的足迹,泉水与月光交织的景象,以及行走过的痕迹,都充满了自然的韵律与生命的痕迹。

“晓来携杖过山腹,欲访桥西隐者门”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清晨带着手杖穿过山腹,想要拜访桥西的隐士,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露下清秋鱼鸟没,桥头白石溪流奔”描绘了秋天的清晨,露珠洒落,鱼鸟归巢,溪流在桥头奔腾,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之美。

“亭閒树密人迹稀,仰观亭外青山浑”则描绘了山间小亭的宁静与周围树木的茂密,远处的青山浑然一体,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

“平林一带青欲滴,远岫微茫苍霭吞”通过平缓的树林和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峰,以及弥漫的雾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隐君深藏久不出,研朱默究先天源”表达了对隐居者的敬仰,他们深藏不露,潜心研究宇宙的奥秘,体现了对智慧与精神追求的赞美。

“梅花一点天心露,富贵浮云安足论”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纯洁与高尚品质的追求,认为富贵如同浮云,不值得过分追求。

“何人默契丹书妙,移来造化难与言”表达了对高深学问和自然法则的理解,认为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的人是难以言喻的。

“李君重之如南金,披图偶尔效蛩吟”提到李君对这幅画的珍视,如同珍视南方的黄金,偶尔模仿虫鸣,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共鸣。

“对此令人豁心境,随处溪山皆管领”最后,诗人感慨于眼前的景象,让人心境开阔,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自然之美,把握住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生活品质的高雅品味。

作者介绍

陈玺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九十一

杨岐一头驴,只有三只脚。

潘阆倒骑归,攧杀黄幡绰。

(0)

偈颂八十五首·其二

横一丈,竖十尺。明眼衲僧,近傍不得。

若有人向这里转得身吐得气,祇园水也未到你吃。

(0)

偈颂八十五首·其五

花间蝶舞,柳上莺啼。瞿昙未晓,达磨犹迷。

分付丛林能事汉,临机一一好提撕。

(0)

偈颂八十五首·其八

禅禅,断贯索左穿右穿。道道,生苕帚横扫竖扫。

(0)

偈颂八十五首·其二十一

擒虎兕,辨龙蛇。一句子,绝周遮。

太白不曾登便殿,笔头昨夜自生花。

(0)

偈颂八十五首·其四十八

自把碌砖空里掷,必端自打自家头。

酌然自痛自难说,自著摩挲归去休。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