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樵》
《西樵》全文
明 / 区怀年   形式: 古风

朝望樵山巅,暮止樵山麓。

路回苍蔼深,天外散鸣玉。

谷口绚秋霞,半是经霜簌。

坐此清冷中,顾见毛发绿。

峭壁有奇文,目瞑不敢读。

此意无人知,藜床了心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西樵山的朝夕探访,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朝望樵山巅”,诗人清晨时分,仰望西樵山的山顶,预示着对山的向往与探索。接着“暮止樵山麓”,傍晚时分,他停留在山脚,暗示了对山的深入探索与停留。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山的全方位体验。

“路回苍蔼深,天外散鸣玉”描绘了山路曲折,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远处天边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鸣玉”可能是指鸟鸣或溪水声,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谷口绚秋霞,半是经霜簌”则将视角转向山谷,秋天的晚霞在山谷口绚烂绽放,而“经霜簌”可能指的是被霜打过的树叶,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美丽。

“坐此清冷中,顾见毛发绿”写出了诗人坐在清冷之地,却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毛发似乎都因这生命力而显得更加青绿,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峭壁有奇文,目瞑不敢读”描述了诗人面对峭壁上的奇异文字,虽然眼睛闭上,但心中却仿佛能感受到文字的奥秘与力量,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探索欲望。

最后,“此意无人知,藜床了心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白,认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只有自己能够真正体会,就像躺在简陋的藜床之上,内心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自我理解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区怀年
朝代:明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猜你喜欢

暮春四宜堂咏怀

花繁如锦草如茵,雨细风轻物候新。

朱邸舞筵成往事,斑衣戏彩久凝尘。

万几宵旰忙中趣,百岁光阴梦里真。

不问春归何处去,惟听燕语报芳辰。

(0)

癸卯十一月十三日恭遇圣祖仁皇帝忌辰缅怀顾复深恩瞻对无由不胜凄怆敬赋六韵以抒罔极之思

寝门不再省晨安,睽隔伤怀阅暑寒。

思慕情殷劳梦寐,几筵频展痛汍澜。

岁时每怆推迁易,恩德难忘覆载宽。

付托独深羞浅薄,命提莫望益悲酸。

天心此日犹能复,圣范无时更奉欢。

瞻对御容风木惨,何禁哀涕欲摧肝。

(0)

赐尚书田从典

百工允敕重朝端,职典枢机未易殚。

出纳望同天北斗,清芬品拟省中兰。

分曹政洽调元气,补衮心悬效寸丹。

日昃共期劳庶绩,履声常听下金銮。

(0)

园景十二咏·其七菜圃

凿地新开圃,因川曲引泉。

碧畦一雨过,青壤百蔬妍。

洁爱沾晨露,鲜宜润晚烟。

倚亭闲伫览,生意用忻然。

(0)

夏日楼前

柳布浓阴覆钓矶,楼前翠嶂绿成围。

骤过白雨长虹见,点破青天一鸟飞。

闲处方知尘事扰,静中始悟道机微。

不烦驱暑摇团扇,水面风生透葛衣。

(0)

柳絮

楝花风过雪霏霏,万点沾衣不湿衣。

轻逐东西香毂转,狂随来去马蹄飞。

河桥漠漠迷渔艇,村店纷纷扑酒旂。

巧入疏帘如有意,拂琴飘卷伴书帏。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