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明月,照我孤舟正愁绝。
若待无愁,除是湘江更不流。
鸿南燕北,别后年光成惜惜。
不信凄凉,看取潘郎鬓上霜。
万山明月,照我孤舟正愁绝。
若待无愁,除是湘江更不流。
鸿南燕北,别后年光成惜惜。
不信凄凉,看取潘郎鬓上霜。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郴江舟中的孤独与愁绪。"万山明月",寥寥四字,展现出一幅山峦叠嶂、月光皎洁的画面,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照我孤舟正愁绝",直接表达了词人此刻的愁苦心境,仿佛连明月也成了加重愁思的媒介。
接下来的两句"若待无愁,除是湘江更不流",运用了夸张和象征手法,暗示只有湘江停止流动,才能消除词人的愁绪,进一步强化了愁苦之情。"鸿南燕北",借鸿雁南飞、燕子北归的季节性迁移,寓言词人与亲朋的分离,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别后年光成惜惜",表达词人对分别后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相聚遥不可及的无奈。最后以"不信凄凉,看取潘郎鬓上霜"作结,通过潘岳(古代美男子,此处借指自己)的鬓发斑白,形象地揭示了词人因愁苦而早生华发的凄凉境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展现了词人身处异乡、思念故人、感叹岁月无情的内心世界,具有浓郁的哀婉之情。
正高城霁雨,独客登楼,怕近黄昏。
暮色明千树,带归鸦数点,红到柴门。
醉颜更教长驻,天影散霞纹。
称暗柳凉蝉,深帘晚燕,重倒金尊。
征人在何处,傍疏林策马,频问前村。
渺渺烟波阔,剩乱帆半叶,挂上离痕。
旧游记寻湖畔,芳草懒晴熏。
自路隔雷锋,悠悠望绝东去云。
薄醉垂鞭,宝坊才转疑飞坠。
一年明月打头圆,望处浑如水。
便有鱼龙成队,更多少、王侯邸第。
白头犹说,天上霓裳,旧时风味。
谁耐闲行,紫骝可也如人意。
归来孤馆踏歌声,远听心还碎。往事姮娥应记。
遍灯月、阑珊影里。而今谁问,南国春寒,个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