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入草太无穷,直指仙人那一通。
今日大颠回吏部,他年李勃嗣归宗。
华夷元共一轮月,今古曾无两样风。
从此牧牛真石巩,肯令信脚犯苗中。
老胡入草太无穷,直指仙人那一通。
今日大颠回吏部,他年李勃嗣归宗。
华夷元共一轮月,今古曾无两样风。
从此牧牛真石巩,肯令信脚犯苗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饶节的作品,题为《阆人蒲君锡提举参老师悟道唱和四首(其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老胡入草太无穷”,以“老胡”象征人生的衰老与无常,“入草”则暗示生命的终结,整个句子表达了生命终将逝去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直指仙人那一通”,通过“仙人”这一超凡脱俗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今日大颠回吏部,他年李勃嗣归宗”两句,运用历史人物大颠和尚和李勃的例子,寓意人生道路的转变与传承,强调了个人命运与历史脉络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身未来道路的思考与规划。
“华夷元共一轮月,今古曾无两样风”一句,以“华夷”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以“一轮月”和“两样风”来比喻他们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本质上共享着相同的美好与和谐。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认同与追求。
最后,“从此牧牛真石巩,肯令信脚犯苗中”两句,以“牧牛”和“石巩”等形象,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牧牛一样,谨慎行事,避免误入歧途。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人物及生活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文化认同以及道德规范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作郡逾七载,今日偶独游。
石径虽折盘,去去山更幽。
人家隐丛筱,蔀屋无岑楼。
我欲询民俗,肩舆因少留。
踉跄走村竖,三五遮道周。
俯首拜君侯,俱言今有秋。
禾黍已登场,牟麦行见耰。
公租少逋负,里胥敢诛求。
民情已如此,闻之我心休。
于焉度重岭,风光豁人眸。
村舂转云碓,石桥架回流。
前有梵王家,巍巍俯林丘。
门前列松桧,白日风飕飕。
老衲出相迓,长跪礼数优。
熏垆与茗碗,相奉何绸缪。须臾出盘筵,有?亦有羞。
新酒不尽饮,诗句任冥搜。
侍我程氏子,资质如琳璆。
年少总知学,我唱彼亦酬。
引我访古祠,祠下渟龙湫。
祈祷辄灵应,此语證前脩。
试登华子冈,冈前衍平畴。
再陟翻经台,台荒林木稠。
山果自琐碎,野鸟鸣啾啾。
听之不惮䀨,亦足纾烦忧。
归来不觉晚,零露袭敝裘。
《游麻源三谷》【明·谢士元】作郡逾七载,今日偶独游。石径虽折盘,去去山更幽。人家隐丛筱,蔀屋无岑楼。我欲询民俗,肩舆因少留。踉跄走村竖,三五遮道周。俯首拜君侯,俱言今有秋。禾黍已登场,牟麦行见耰。公租少逋负,里胥敢诛求。民情已如此,闻之我心休。于焉度重岭,风光豁人眸。村舂转云碓,石桥架回流。前有梵王家,巍巍俯林丘。门前列松桧,白日风飕飕。老衲出相迓,长跪礼数优。熏垆与茗碗,相奉何绸缪。须臾出盘筵,有?亦有羞。新酒不尽饮,诗句任冥搜。侍我程氏子,资质如琳璆。年少总知学,我唱彼亦酬。引我访古祠,祠下渟龙湫。祈祷辄灵应,此语證前脩。试登华子冈,冈前衍平畴。再陟翻经台,台荒林木稠。山果自琐碎,野鸟鸣啾啾。听之不惮䀨,亦足纾烦忧。归来不觉晚,零露袭敝裘。
https://shici.929r.com/shici/WAPR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