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无人起,诛秦始子房。
功为天下首,不独佐高皇。
六国无人起,诛秦始子房。
功为天下首,不独佐高皇。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咏古(其九)》。诗中借古喻今,以历史人物张良为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六国无人起,诛秦始子房。” 开篇即以历史背景铺垫,六国无力反抗秦朝的暴政,而张良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以其卓越的智谋和胆识,参与并推动了推翻秦朝的事业。这里不仅赞扬了张良的历史功绩,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无能为力的感慨。
“功为天下首,不独佐高皇。” 张良的功绩被视作天下之首,并非仅仅因为辅助了刘邦建立汉朝,而是他对于整个历史进程的影响深远。这句话既是对张良个人才能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历史地位的深刻评价。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屈大均对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通过对张良这一历史人物的颂扬,诗人表达了对智勇双全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思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作用与价值。
雪飞不到越王台,万树千枝满意开。
花太清高天也妒,转教滕六御风来。
阊阖风高白露秋,芦花如雪动边愁。
故人迢递天南北,明月娟娟独倚楼。
京都繁盛谁比矣,十二楼台重重起。
九衢车骑日喧喧,广陌欢呼歌帝里。
我今御宇临天下,物泰熙熙忻朝野。
村夫击壤荷丰年,侯门朱紫皆风雅。
无为一坦已成功,关防绝虑闲战马。
唯愿君臣千万世,六合同心归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