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古之人兮不可从,乃在黄土之底,青编之中。
青编几帙载名姓,黄土万冢埋英雄。
重泉黯黯隔白日,宰树飒飒生悲风,虽我有语谁为通。
皇天不肯惜人物,百年转眼如飘蓬。
秦皇汉武气焰盖一世,彭殇丘蹠俱成空。
黄帝升鼎湖,桥山葬遗弓。
虞舜死九疑,銮舆不还宫。
明王圣主只如此,纷纷余子真蝼蚁。
二女泣兮湘竹斑,群臣归兮弓剑闲。
吊古昔兮望远,见江上之青山。
白玉椁,黄金棺,千年滞魄生辛酸。
功名震主亦闲事,不若樽前且破颜。
我思古之人兮不可从,乃在黄土之底,青编之中。
青编几帙载名姓,黄土万冢埋英雄。
重泉黯黯隔白日,宰树飒飒生悲风,虽我有语谁为通。
皇天不肯惜人物,百年转眼如飘蓬。
秦皇汉武气焰盖一世,彭殇丘蹠俱成空。
黄帝升鼎湖,桥山葬遗弓。
虞舜死九疑,銮舆不还宫。
明王圣主只如此,纷纷余子真蝼蚁。
二女泣兮湘竹斑,群臣归兮弓剑闲。
吊古昔兮望远,见江上之青山。
白玉椁,黄金棺,千年滞魄生辛酸。
功名震主亦闲事,不若樽前且破颜。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宪的《古有所思行》,表达了对古人命运的沉思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以黄土与青编象征历史的沉淀与遗忘,描述了英雄们的姓名被青编记载,而他们的身体则埋葬在万冢之下,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朽的相对性。
诗人感叹“重泉黯黯隔白日”,意指地下世界幽暗,与世隔绝,即使有心言说,也无法传达。他进一步指出,即使是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帝王,他们的辉煌也如同过眼云烟,与平民百姓一样终将化为尘土。诗人以黄帝升天、虞舜不返的传说,强调了明君圣主也无法逃脱生死轮回。
诗人感慨“纷纷余子真蝼蚁”,认为世人忙碌于功名,犹如蝼蚁般渺小。他借用湘妃泪洒斑竹的典故,表达对历史悲剧的同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最后,诗人提出“功名震主亦闲事,不若樽前且破颜”,主张及时行乐,抛开功名束缚,享受眼前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揭示出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绝镇功难立,悬军命匪轻。
复承迁相后,弥重任贤情。
将起神仙地,才称礼乐英。
长心堪系虏,短语足论兵。
日授休门法,星教置阵名。
龙泉恩已著,燕颔相终成。
月窟穷天远,河源入塞清。
老天操别翰,承旨颂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