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君家住平川上,清流十里平如掌。
高门华屋世屡胄,芝术桑麻日争长。
男婚女嫁贱珠襦,弟劝兄酬足盆盎。
过客频留宿水堂,居人尚尔称山长。
昼苑冰浓碧碗浆,夜庭锦烂丹书幌。
诸郎索诗义不薄,野夫据榻颜真强。
宁嫌风雨阻登临,且恋丘园叙乡党。
卜邻倘遂武夷居,九曲扁舟共来往。
隐君家住平川上,清流十里平如掌。
高门华屋世屡胄,芝术桑麻日争长。
男婚女嫁贱珠襦,弟劝兄酬足盆盎。
过客频留宿水堂,居人尚尔称山长。
昼苑冰浓碧碗浆,夜庭锦烂丹书幌。
诸郎索诗义不薄,野夫据榻颜真强。
宁嫌风雨阻登临,且恋丘园叙乡党。
卜邻倘遂武夷居,九曲扁舟共来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中提到的“隐君”居住在平坦的平原之上,清流蜿蜒,宽阔如镜面,展现出一种自然与和谐之美。高门大宅,世代显赫,芝草、术药、桑麻等作物生长茂盛,象征着繁荣与富足。
诗中还描述了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无论是男婚女嫁,还是兄弟之间的相互扶持,都充满了温馨与和谐。过客在此停留住宿,而居民则以山长自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尊重。白天,清澈的水流如同碧绿的碗中浆液,夜晚,则是锦缎般的灯光映照在窗帘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诗的最后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友人共同居住在如此美景中的向往,以及愿意冒着风雨也要前来探访的心愿,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寒云韬日风摇山,鹘鸼鸣噪飞复还。
黄茅枯木转萧瑟,有虎引子来其间。
一儿尽有食牛气,跑空人立肩侵耳。
一儿就乳方低身,只欲搀前不知跪。
大虎垂头蹲更促,吐舌宛如牛舐犊。
岂知爱子物皆然,但教生狞贪兽肉。
从来倚伏理难齐,一朝力尽还悲啼。
攫头衔尾遭熊豹,有眼谁云百步威。
君家画轴虽填委,难似此图有深旨。
欲令观者知观身,不在丹青畦径里。
君不见汉家豪夺聚敛臣,乘时击断屠齐民。
磨牙利吻事膏血,千载想见犹酸辛。
深文厚敛虽同苦,以酷视贪不犹愈。
可怜当路尽豺狼,独使宁成名乳虎。
萧萧凉气增,发兴殊不恶。
长烟拂秋晕,小雨滑溪涸。
夜长虫语乏,池冷莲衣落。
崇兰媚深静,晚菊甘寂寞。
寒姿晓更鲜,芳气初不索。
譬彼幽闲女,静饰保纤弱。
又如耿介士,逸志卑燕雀。
无心竞纷华,何处生陨穫。
知君深悟此,高歌写真乐。
悠然脱尘鞅,寸田本恢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