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兼禅律半耕樵,自昔携筇不限桥。
活句每从苦究得,光阴多为懒磨消。
白翻远岫衔花去,黑起深潭怒雨飘。
故我住山忘宠辱,一龛高卧傲神尧。
半兼禅律半耕樵,自昔携筇不限桥。
活句每从苦究得,光阴多为懒磨消。
白翻远岫衔花去,黑起深潭怒雨飘。
故我住山忘宠辱,一龛高卧傲神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半兼禅律半耕樵,自昔携筇不限桥”展现了一位僧人既遵循禅宗的修行之道,又参与农耕和樵采的日常劳作,生活简单而充实。他手持竹杖,不拘泥于固定的路径,自由自在地在山林间行走,体现了超脱世俗的洒脱。
颔联“活句每从苦究得,光阴多为懒磨消”揭示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内心的静思。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事物的深入思考,获得了富有生命力的诗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认为许多时光是在懒散中悄然消逝,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颈联“白翻远岫衔花去,黑起深潭怒雨飘”描绘了山间自然景象的生动画面。白色的云雾在远处的山峰间翻腾,仿佛带着花朵飘向远方;黑色的乌云在深邃的水潭上聚集,伴随着狂风暴雨的飘洒。这两句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莫测,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尾联“故我住山忘宠辱,一龛高卧傲神尧”表达了诗人对尘世荣辱的淡然态度。他选择居住在山中,远离世俗的纷扰,忘记了外界的赞誉与羞辱,心如止水。在简陋的佛龛中安然入睡,面对天地间的万物,他自有一种超然的自信与傲骨,仿佛与古代的帝王相比,也毫不逊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