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调鞍马佩金壶,默坐空窗气晏如。
已觉胸襟忘得丧,那知花草就荣枯。
弦何庸绝琴宁有,声未曾销尘本无。
此语倘教游子听,料应诮我一何愚。
厌调鞍马佩金壶,默坐空窗气晏如。
已觉胸襟忘得丧,那知花草就荣枯。
弦何庸绝琴宁有,声未曾销尘本无。
此语倘教游子听,料应诮我一何愚。
这首诗名为《默坐》,是宋代诗人罗与之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厌倦了世俗的繁忙,选择静坐于空窗之下,心境宁静如止水。他沉浸在内心世界,已经超脱于世事的得失之外,连花草的盛衰都未能触动他的情绪。诗人进一步强调,即使没有音乐相伴,他的心灵深处也没有丝毫的嘈杂,尘世的喧嚣在他这里根本不存在。最后,诗人以假设的口吻说,如果这样的生活态度让在外游子听到,可能会嘲笑他的愚笨。然而,这恰恰体现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坚守和独特的人生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品格。
红楼十二阑干曲,深深曝衣庭院。
时样裁缝,称心颜色,细认旧时针线。凉生团扇。
怅叠却方空,薄罗新换。
暮检榴裙,隔年犹有泪痕泫。
兰期共设瓜果,约飞琼彩伴,作意消遣。
远道音书,寒闺刀尺,能数几家凄怨。月华如练。
渐砧杵西风,凤城吹遍。熏罢银篝,且教秦女卷。
小语雏尼喜。报星桥、天风吹度,飞仙环佩。
恰好良宵春艳婉,墨会灵书题字。
仗玉燕、殷勤传意。
通体花光看不定,认丰姿、可似青溪妹。
香帕软、绣巾腻。九华灯下新妆丽。
步琼台、团圞二八,月华明媚。
露井桃开红满镜,掩映美人云气。
正画阁、远山横翠。
十样宫眉京兆谱,倩郎君、彩笔描来细。
芙蓉幌,好双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