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花慢.秋荷》
《雨中花慢.秋荷》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泛玉歌阑,闹红妆褪,野塘零乱斜晖。

又凉蝉唱晚,倦柳沦漪。

露重瑶房欲坠,烟昏青镜都迷。

佳期过却,水天清梦,输与鸥知。

锦鳞波远,荡尽兰桡,采香人到应迟。

还暗忆、巴池飐雨,潘鬓萦丝。

碎影犹怜翠被,馀酲空想娇姿。

西风后夜,寒蛩蓼溆,替写相思。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宁静而感伤的画面。"泛玉歌阑,闹红妆褪,野塘零乱斜晖",以清冷的色调勾勒出荷花凋零、夕阳余晖洒在野塘的场景,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凉蝉唱晚,倦柳沦漪"进一步渲染了秋意,蝉鸣和柳态疲倦,增添了寂寥气氛。

"露重瑶房欲坠,烟昏青镜都迷",通过比喻,写出荷叶上的露珠沉重欲坠,镜子般的水面因烟雾而模糊不清,暗示主人公内心的迷茫和失落。"佳期过却,水天清梦,输与鸥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连鸥鸟都似乎比人更能理解这份孤寂。

"锦鳞波远,荡尽兰桡,采香人到应迟",借远方游鱼和迟迟未归的采香人,寓言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巴池飐雨,潘鬓萦丝"引用典故,表达对往昔欢聚的回忆和如今的落寞。"碎影犹怜翠被,余酲空想娇姿",通过对残荷和梦境的描绘,寄托了对昔日伴侣的深深怀念。

最后,"西风后夜,寒蛩蓼溆,替写相思",以秋夜的寒风吹过芦苇丛,虫鸣声声,象征着主人公的相思之情无人能懂,只能由自然之声代替传达。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秋荷凋零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未优堂杂咏·其一

万里祥州令,微名寄此身。

赤心能信我,白眼任他人。

俗古鸣晨铎,城偏撤夜巡。

似兹含鼓意,卧治不须论。

(0)

静室

帘卷斜阳见几峰,一溪流水逝溶溶。

山僧不到柴门掩,惟听春鸠叫绿榕。

(0)

磐湖秋色同诸禅侣夜坐

露下空山客袂凉,残荷新菊叠衰荣。

池边宿鸟翻林影,竹里流泉杂磬声。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对月不凄清。

香瓯茗碗共深坐,一室萧然称野情。

(0)

闻黄迂父辞荣归养寄赠一律

闻道飘然赋遂初,归来子舍乐何如。

日穿南牖问安后,春护北堂视膳馀。

自有菜衣供色笑,不将菽水换簪裾。

相逢莫讶休官早,正值慈闱健起居。

(0)

怀萧次圭

落日燕山晚,忆君易水深。

大都常混迹,不次论知音。

潦倒穷交色,悽惶失路心。

那堪离索后,惆怅此孤吟。

(0)

报政还出庐山下见莳秧者

仙源万井绿云稠,风日清和东作优。

石垄犁烟骄小犊,春林呼雨乱啼鸠。

牧人已兆维鱼梦,太史将书大有秋。

自笑心劳甘政拙,不耕吾已负先畴。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