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尽骊龙凿尽鲵,明珠未出价犹低。
晋人已觉蟛蜞误,汉客仍从豹鼠跻。
到底错薪须刈楚,从来得兔要忘蹄。
他时若缀三经后,五色云中有紫霓。
探尽骊龙凿尽鲵,明珠未出价犹低。
晋人已觉蟛蜞误,汉客仍从豹鼠跻。
到底错薪须刈楚,从来得兔要忘蹄。
他时若缀三经后,五色云中有紫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佃所作的《尔雅新义成查许国以诗见惠依韵答之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学问追求的执着与深思。
首句“探尽骊龙凿尽鲵”,以骊龙和鲵鱼为喻,骊龙藏珠,鲵鱼藏宝,象征着在学问的海洋中探索宝藏。然而,“明珠未出价犹低”,即使找到了珍贵的知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价值或认可,表达了诗人对学术价值被低估的感慨。
接着,“晋人已觉蟛蜞误,汉客仍从豹鼠跻”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暗示了前人在学术道路上的错误选择,以及后人仍然在错误的道路上前行,强调了学术探索的艰难与复杂性。
“到底错薪须刈楚,从来得兔要忘蹄”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勇于改正并继续前进;同时,得到了知识的果实,不应忘记追求过程中的艰辛与付出。
最后,“他时若缀三经后,五色云中有紫霓”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学术成就的期待,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成为经典的一部分,如同五彩云中的紫霓一般,既美丽又独特,预示着学术上的辉煌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学术研究的深刻思考和执着追求,也蕴含了对后世学者的勉励与期许,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学问的敬畏与热爱。
故枝惊说平林尽,霜天几回漂泊。
画舫烟迷,朱桥日暮,多少荒凉村落。
空仓去却,叹廷尉门前,哭饥谁托。
化蛤余生,水云何处梦难著。枋榆重问旧约。
燕泥凋粉壁,一样萧索。
废垒闲寻,疏梅乍放,且喜幽香堪啅。
雕檐半角,更休忆华堂,那时行乐。
翠羽清啼,近来风信恶。
闲情新赋,把灵犀一点。写入香罗白团扇。
好羞时低障、浴后轻拢,长傍着,小小桃花人面。
横塘重寄与,满握冰蟾,比似华年一分欠。
画里说春愁、红锦窠温,反输与、翠禽双占。
倘长得随伊、镜台边,便扫地添香,也都情愿。
小雅离骚旨。好文章、半生事业,千秋名字。
叠雪裁冰词绝妙,不共吹花嚼蕊。
早称出、拖金衣紫。
天际灵风飘玉叶,海棠巢、万点胭脂醉。
三复读,羡无已。一输明月前身是。
迥超尘、海镜流球,寒芒万里。
羞煞凡间儿女语,锦瑟朱弦清丽。
使听者、洋洋盈耳。
肃肃雍雍廊庙器,岂寻常、粉黛娇容止。
想老笔,更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