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雨欲迎旬,浮云已送春。
还从濯枝后,来应洗兵辰。
气合龙祠外,声过鲸海滨。
伐邢知有属,已见静边尘。
飞雨欲迎旬,浮云已送春。
还从濯枝后,来应洗兵辰。
气合龙祠外,声过鲸海滨。
伐邢知有属,已见静边尘。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雨景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军营生活的情趣。飞雨欲迎旬,浮云已送春,是对即将到来的春雨和已经过去的春天做画面式的描述,给人以季节交替的感慨。
还从濯枝后,来应洗兵辰,则转向军营生活,描写士兵在清晨的雨水中洗刷兵器,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这里通过“濯枝”和“洗兵辰”,不仅展示了军人的日常,还隐含着即将到来的战斗或训练。
气合龙祠外,声过鲸海滨,是对春雨中自然界声音的描绘。“气合龙祠外”可能指的是雨水滋润大地与神灵相合的意境,“声过鲸海滨”则是说远处传来的雷鸣之声,宛如巨兽在海边呼啸。
伐邢知有属,已见静边尘,是诗人对军事行动的隐晦表达。“伐邢”意味着攻击或征服某个地方,“知有属”则是说这种行为是出于某种命令或指令。最后“已见静边尘”,可能暗示战争即将结束,边疆恢复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和军营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在唐代苏味道的笔下,这一切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流落相逢霅水滨,与君倾盖即平生。
湖山十里双溪畔,宾主三年一日情。
学海波澜誇健笔,夜窗灯火几长檠。
不堪送客杭州路,更听惊人快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