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君行丈挽诗·其二》
《王君行丈挽诗·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乐叟干将剑,锋铓凛不收。

之人独和厚,与世极沉浮。

淑气长三月,高怀自九秋。

洞门元不锁,依旧少从游。

(0)
翻译
乐叟拥有干将宝剑,剑锋锐利无比,寒光永不收敛。
他在人群中独特温和,与世沉浮,历经沧桑。
春天的和煦气息持续三个月,他的高尚情怀如同秋天般深沉。
他的洞府大门从未上锁,仍然期待着能有少人陪伴游览。
注释
乐叟:对诗中人物的尊称,可能指一位隐士或德高望重的人。
干将剑:古代名剑,象征锐利和威严。
凛不收:形容剑锋锐利,寒光逼人。
和厚:温和宽厚,性格善良。
沉浮:比喻人生的起落、经历世事。
淑气:温和的气候,也指美好的气息。
九秋:秋天的代称,寓意深远、成熟。
洞门:隐士的居所,或者象征内心的世界。
少从游:期望有志同道合者来访,一同游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朋友王君行丈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表达了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品的赞美。"乐叟干将剑"以古代名剑比喻王君的才情锐利,如同宝剑锋芒毕露;"锋铓凛不收"则进一步强调他的刚直不阿。"之人独和厚",赞扬了王君虽然才华出众,但为人却温和宽厚;"与世极沉浮"则暗示他在世事中历经沧桑,但始终保持高尚情操。

"淑气长三月",用春天的气息象征王君的美德如春风般持久;"高怀自九秋",则赞美他的胸怀广阔,犹如秋天的天空深远。最后两句"洞门元不锁,依旧少从游",洞门象征着王君的内心世界,虽已去世,但诗人仍希望能常常追忆与他共度的时光,表达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王君的人格魅力和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秋怀

肃肃凉吹发,唧唧寒蛩吟。

春夏不自豫,况乃秋气临。

时序忽流迈,感此百忧寻。

人生诚须臾,华发易为侵。

立名亦素志,为善实所钦。

尘事日纷扰,进脩力不任。

愁怀难自遣,徒倚高梧阴。

(0)

踏灯词

髻挽乌云试晚妆,衫裁白氎学霓裳。

私邀女伴门前立,不避灯光与月光。

(0)

春游曲

芳草多情,王孙未归。迟我良朋,东风吹衣。

(0)

古别离

长安百尺楼,其户衔明珰。

岧尧入云中,双阙遥相望。

明月照玉颜,皎皎流素光。

中夜理瑶瑟,纤指发清商。

初弹双黄鹄,再弹孤鸳鸯。

凄飙动罗帏,馀响激微霜。

仰视河汉直,寒波浩无梁。

安得高飞翼,为君淩空翔。

(0)

江北谣

千钱与唱歌,百钱与卖酒。

本是青州人,家住黄河口。

(0)

竹枝词·其一

依依江柳弄烟丝,粲粲江花映竹枝。

莫把竹枝翻别调,转愁折柳送行时。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