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边风月佳如此,把卷题诗却未工。
剩喜俗尘如世隔,更怜清趣与谁同。
荷侵水槛公怀我,桧合茅檐我念公。
想与阿连当此夕,停杯剥茨话吴中。
眼边风月佳如此,把卷题诗却未工。
剩喜俗尘如世隔,更怜清趣与谁同。
荷侵水槛公怀我,桧合茅檐我念公。
想与阿连当此夕,停杯剥茨话吴中。
这首宋诗《月夜怀子肃昆仲》是赵蕃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月夜清景的欣赏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深深怀念。首句“眼边风月佳如此”,描绘了眼前月色风清的美景,诗人感叹其美好。然而,“把卷题诗却未工”暗示了尽管景色优美,诗人却未能找到恰当的诗句来表达心中之情。
接着,“剩喜俗尘如世隔”,诗人欣喜于此刻远离尘世的宁静,仿佛与世俗的纷扰暂时隔绝。他感到孤独,“更怜清趣与谁同”,表达了对能共享这份清雅之趣的知音的渴望。
“荷侵水槛公怀我”,想象着友人子肃可能也在这样的夜晚思念着自己,荷花侵水的景象仿佛寄托了对方的情感。而“桧合茅檐我念公”,诗人则回忆起与子肃共处的简朴生活,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
最后,“想与阿连当此夕,停杯剥茨话吴中”,阿连可能是诗人的另一个朋友,诗人设想在这样的月夜,他们可以放下酒杯,一起谈论吴中的往事,共享这份深情厚谊。
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