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金陵钟山绝顶》
《登金陵钟山绝顶》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万仞钟山著屐登,中原今隔几崚嶒。

自怜不及天边雁,岁逐春风到八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jīnlíngzhōngshānjuédǐng
sòng / lónghàn

wànrènzhōngshānzhùdēngzhōngyuánjīnlíngcéng

liántiānbiānyànsuìzhúchūnfēngdàolíng

注释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合一丈六尺。
著屐:穿着木屐。
崚嶒:形容山势陡峭、险峻。
天边雁:指大雁,因常在天边飞翔而得名。
八陵: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陵墓群或者地名,具体需要更多上下文。
翻译
我穿着木屐攀登万仞高的钟山,中原地区如今与我相隔了多少险峻峰峦。
我感叹自己不如那天空边的鸿雁,它们每年都能随着春风飞越八陵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万仞钟山在眼前屹立,中原之地如今隔绝,遥不可及。诗人自忿不能像天边的大雁那样自由飞翔,只能随着春风,逐渐到达八陵。而这八陵,又是历史上埋葬英雄的所在,颇有感慨。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万仞钟山、天边雁和春风八陵,三者交织,既展示了诗人胸怀壮志,又流露出些许哀愁。诗中的“中原今隔几崚嶒”一句,通过地理之隔阂,暗示时空变迁、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而“岁逐春风到八陵”,则是一种对英雄辈出的缅怀和追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英雄落寞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间矛盾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哲理。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常有的怀古伤今之情怀。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代灵宝废观道士叶宗善贽县官

大理曾悬一黍珠,六丁收拾入蓬壶。

闾阎共记神仙境,官府堪徵郡邑图。

梵气何时重结构,故基此日尚虚无。

甘棠数亩春阴近,借与西坡辟谷癯。

(0)

病起偶成

春来春去总匆匆,九十光阴卧病中。

缓步也愁平地险,加餐不与去年同。

生憎野草侵人绿,可惜残花过眼红。

昨日邻童偶相值,不知何处一衰翁。

(0)

瑞香·其二

儿时长记侍重闱,频向花前戏綵衣。

春树婆娑低几杖,夜香浮动袭屏帏。

用心霜雪开时早,晦迹山林识者稀。

四十年馀看物变,又扶衰病对芳菲。

(0)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其一

罗浮唤醒雪霜魂,知是孤山几代孙。

冷蕊疏枝低作干,苍苔翠藓近移根。

未论大用调金鼎,已许平生老瓦盆。

岁暮徜徉三友在,寒松瘦竹共柴门。

(0)

代简云松

世事纷纷未息肩,鸡群鹤处尚翛然。

故山可隐人将老,佳夕相思月再圆。

稚子久嗔陶令出,诸生休叹孝先眠。

他时定有公车召,正及先生矍铄年。

(0)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其四

前贤已沦落,古学更谁知。

临遍钟王帖,吟成魏晋诗。

青灯怀旧雨,白首叹平时。

亦有山林兴,何时共采芝。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