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路旁柳,翠带相绾结。
攀条赠远人,千里伤离别。
一夕秋风生,红芳已消歇。
只恐君归来,长条不堪折。
妾容与此同衰迟,君恩敢忘如前时。
春风路旁柳,翠带相绾结。
攀条赠远人,千里伤离别。
一夕秋风生,红芳已消歇。
只恐君归来,长条不堪折。
妾容与此同衰迟,君恩敢忘如前时。
这首诗《折杨柳》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描绘春风中路旁柳树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离别与思念之情,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
首句“春风路旁柳,翠带相绾结”,以春风轻拂,柳树嫩绿的枝条相互缠绕,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这里的“翠带”不仅指柳叶的绿色,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接着,“攀条赠远人,千里伤离别”两句,诗人借折柳赠别这一传统习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折柳赠别寓意着送别之人对远行者的祝福与牵挂,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和担忧。
“一夕秋风生,红芳已消歇”描绘了季节更迭,秋天来临,曾经繁花似锦的景象如今只剩下凋零。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更替,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反映,暗示着离别的痛苦和时间流逝的无奈。
最后,“只恐君归来,长条不堪折”表达了一种担忧,害怕离别的人归来时,自己已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轻松地折取柳条,隐含了对时光易逝、相聚不易的感慨。
“妾容与此同衰迟,君恩敢忘如前时”则直接抒发了对爱情的忠诚与承诺,即使时光荏苒,容颜老去,心中的爱意也不会改变,对对方的恩情始终铭记在心。
整首诗通过柳树这一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又深刻揭示了人世间离合悲欢的主题,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