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被毡帷不匝车,枕边风激雨丝斜。
悄然不寐凄然警,听尽残钟听曙鸦。
絮被毡帷不匝车,枕边风激雨丝斜。
悄然不寐凄然警,听尽残钟听曙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驿站中,被风雨声惊醒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首句“絮被毡帷不匝车”,以“絮被”和“毡帷”形容驿站的简陋与寒凉,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同时,“不匝车”三字,形象地描绘了被子无法完全覆盖身体的状况,增加了寒冷感。
次句“枕边风激雨丝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风雨交加,不仅让诗人难以入眠,也加重了旅途的不便与危险。这里的“激”字,生动地表现了风力之大,而“斜”字则描绘了雨势倾斜,更加突出了风雨的猛烈。
接着,“悄然不寐凄然警”,诗人因风雨声而醒来,内心感到既凄凉又警觉。这里的“悄然”二字,强调了夜深人静,只有风雨声打破了寂静。“不寐”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无法入睡的状态,而“凄然警”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旅途孤独的感慨。
最后,“听尽残钟听曙鸦”,诗人继续倾听,从“残钟”的悠长声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直到曙光初现,听到乌鸦的叫声。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变化,也象征着旅途即将结束,黎明即将到来,给人以希望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旅途的挑战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