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
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
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
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曾雕刻。
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
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
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
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
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曾雕刻。
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
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晚山林的幽静图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季节变换带来的感慨。霜叶覆盖的林木统一了颜色,与秋天的氛围融为一体。
接下来的"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这里的“苍苔绿壁”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自然界在季节更迭中自我更新的奇迹。
"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中的“二士权奇”可能指的是诗人与友人的交往或共鸣,而“一翁衰病”则显露出某种悲凉之感。他们共同努力攀援着山石的藤蔓,象征着对知识、智慧或者精神寄托的追求。
"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通过佛教的修行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空灵,这里的“空寂”不仅是环境之感,也是心灵之境。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中的“别后”表达了离别之后的情感,而“风月佳时”则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向往。诗人在此时此刻,心中所思所想皆与那遥远的东林相连,那里的景色如同心中的绿意一般永恒不变。
"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曾雕刻"则是对诗艺的赞美和自豪。这里的小砑可能是一种书写工具,而“蛮笺”则是古代的文书。诗人赞叹自己的文字工整如同自然之中精致的雕刻。
最后,"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则是对一位英雄人物的描绘。这位英雄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不凡的气质,在人生的旅途中如同凌云壮志,一往无前。诗中的“三千牍就”可能指的是大量的书籍或者知识,而“看君归奏文石”则是对这位英雄人物归来后展现其学问和才华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智慧、超脱世俗以及英雄气概等主题的情感和思考。这不仅是一次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帘捲。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
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鼓楫淩惊波,连山缺东隅。
飘飖天门上,千里见全吴。
钟阜何盘盘,列城带江湖。
风高黄云动,日落青天孤。
不见昭明宫,罗绮为榛芜。
草白风萧萧,枯树上啼乌。
所以豪杰士,竹帛奋良图。
良图亦焉在,树立才须臾。
悲风与流水,万古一归墟。
不如和叩舷,高歌称钓徒。